[发明专利]利用灌溉及化控技术联合提升镉污染土壤生产力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69850.6 申请日: 2014-09-16
公开(公告)号: CN105075801A 公开(公告)日: 2015-11-25
发明(设计)人: 李平;樊向阳;齐学斌;李中阳;黄仲冬;胡艳玲;胡超;乔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5/00 分类号: A01G25/00;A01C2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53002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灌溉 技术 联合 提升 污染 土壤 生产力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障粮食安全及提升污染土壤生产力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灌溉及化控技术联合提升镉污染土壤生产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国,面临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少、农业水资源短缺的突出矛盾。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九连增,达到5895×108kg,而事实上,2013年全年,中国粮食进口超过了700×108kg,是历史上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一年,国际上公认的粮食安全中,最主要的是口粮安全。我国农业用水量约3600×108m3,用水比重从1997年的69.7%下降到当前的61.3%左右,减少了200×108m3,灌溉用水缺口300×108m3,根据国家水资源发展规划,未来15年农业可用水量将维持零增长,近10年来,全国平均每年旱灾发生面积2.7×107ha左右,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两倍以上,平均每年成灾面积1.3×107ha,因旱损失粮食300×108kg以上,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越来越大;同时,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据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目述水溶性肥料为氮肥,冲施腐植酸水溶性肥料的方法是将腐植酸和氮肥在微污染水中搅拌溶解后冲施进入田间。

上述腐植酸和氮肥在微污染水中搅拌溶解后,腐殖酸的浓度为0.064~0.071g/L,总氮的浓度控制在0.171~0.214g/L。

所述步骤2、3中微污染水中含镉的质量浓度均为0.01~0.02mg/L。

所述步骤4中对作物抽穗灌浆期灌溉清水的量为750~900m3/h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灌溉技术是依据植物生理学原理,调控土壤微量元素向植物体的运输重要途径,化控技术则是污染农田土壤源头阻控的重要技术之一,是一种提高污染农田土壤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目前污灌农田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的污染阻控技术。将灌溉技术与化控技术结合,提升镉污染土壤生产力既符合国家粮食安全需要的大背景、又符合原住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灌溉技术可显著降低重金属在作物籽粒中的累积,保障作物产品安全;化控技术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改善农产品质量等功能,会使水中金属离子和微量元素含量下降,矿化度降低,从而破坏了人体对某些元素如Ca、Mg、Mn、V、Mo、SO42-等的吸附和平衡,影响金属离子的毒性和生物有效性。本发明方法在拔节期冲施腐植酸液肥条件下,苗期、返青拔节期采用微污染水灌溉,抽穗灌浆期采用清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没有影响,但可以显著降低冬小麦根、茎、叶和籽粒中镉含量。另外,拔节期进行化学调控的优化灌溉模式对中度镉污染土壤安全生产保障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利用灌溉及化控技术联合提升镉污染土壤生产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0×107ha,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7×106ha。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108kg,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在中轻度镉污染农田中使用,以便有效的实现非常规水安全利用、污染农田生产、兼顾产地环境质量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灌溉及化控技术联合提升镉污染土壤生产力的方法,适用于中轻度镉污染农田,能偶有效的,实现非常规水安全利用、污染农田生产、兼顾产地环境质量改善,保障我国口粮安全的目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灌溉及化控技术联合提升镉污染土壤生产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作物品种,按照常规播种量及底肥施用量进行播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98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