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内操作自驱动铰链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68744.6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光;张树仁;朱立峰;梁嵬;陈莉丹;隋礼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F11/40 | 分类号: | E05F11/4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驱动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内操作自驱动铰链,与上支撑铰链配合实现平开窗扇与窗框的连接,同时能够完成窗扇的开启与关闭以及定位与锁紧,属于建筑五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平开窗单设铰链、拉手等活动构件。上铰链与下铰链相同,由其连接窗扇与窗框。拉手同时具有开启、关闭及锁紧功能。内开平开窗无需定位,外开平开窗则借助所采用的铰链的结构紧固力定位。然而,所述平开窗配置的活动构件功能单一,也使得窗扇布置凌乱,不仅导致窗户结构复杂、安装维护工作量大、成本升高,而且影响美观、擦拭不便;另外,外开平开窗的定位效果会随使用的延续而慢慢变劣。
发明内容
为了获得一种兼有连接、开启、关闭、定位、锁紧功能的窗用铰链,我们发明了一种窗内操作自驱动铰链。
本发明之窗内操作自驱动铰链由蜗轮蜗杆机构及五连杆机构组成,如图1、图2所示,摇臂1与蜗杆2垂直,摇臂1一端与蜗杆2一端固接;蜗轮3与蜗杆2啮合;驱动杆4、中间杆5、活动杆6、支撑杆7依次铰接;驱动杆4另一端与蜗轮3固接并具有共同的转轴,支撑杆7另一端的转轴与所述驱动杆4另一端的转轴相对位置固定从而形成五连杆机构中的固定杆;驱动杆4的长度大于中间杆5的长度、小于支撑杆7的长度,并且,驱动杆4与中间杆5长度之和大于活动杆6与支撑杆7长度之和。
本发明其技术效果在于,如图3~5所示,作为下铰链用于外开平开窗。蜗杆2走向与窗框下框8走向垂直,用两个支座9将蜗杆2固定在窗框下框8上表面,摇臂1位于窗框内侧。支撑杆7另一端的转轴及驱动杆4另一端的转轴也安装在窗框下框8上表面上;活动杆6安装在窗扇下框10内表面上;并且,当窗扇关闭时,活动杆6与支撑杆7呈折线状态。简易铰链11作为上铰链安装在窗框上框12与窗扇上框13之间,与作为下铰链的本发明之窗内操作自驱动铰链共同实现窗扇与窗框的稳固连接。自窗内摇动摇臂1经蜗轮蜗杆机构带动驱动杆4摆动,由五连杆机构中的活动杆6带动窗扇做开启、关闭运动。基于蜗轮蜗杆机构的单向传动特点,位于蜗轮一侧的窗扇不论处在全开状态、全闭状态还是处在过渡状态,均不能自主转动,说明本发明能够实现窗扇的定位和锁紧。由于当窗扇关闭时活动杆6与支撑杆7呈折线状态这样的铰链安装特点,以及驱动杆4与中间杆5长度之和大于活动杆6与支撑杆7长度之和这样的铰链结构特点,在窗扇完全关闭时不会出现转动死点。
可见,本发明之窗内操作自驱动铰链同时兼有连接、开启、关闭、定位、锁紧功能,将其用于外开平开窗无需再配置拉手等活动构件,只要蜗轮蜗杆机构能够正常工作,定位效果就能够得以保持。
将本发明之铰链用于外开平开窗,并且自窗内操作窗扇的开启与关闭,这不仅能够允许将纱窗安装在窗扇内侧,从而保护纱窗免受破坏,而且,还能够避免以往开启窗扇需先开启纱窗从而可能会有蚊虫乘机进入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窗内操作自驱动铰链结构示意图,该图还表示该铰链完全张开时的形态,该图同时作为摘要附图。图2是本发明之窗内操作自驱动铰链结构示意图,该图还表示该铰链完全收拢时的形态。图3是本发明之窗内操作自驱动铰链安装在外开平开窗窗框下框与窗扇下框之间时的形态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之窗内操作自驱动铰链安装在外开平开窗窗框下框与窗扇下框之间时的形态示意图,该图还表示该铰链自窗内操作的特点。图5是本发明之窗内操作自驱动铰链安装在外开平开窗窗框下框与窗扇下框之间时的形态示意图,该图还表示该铰链作为下铰链与作为上铰链的简易铰链共同实现窗扇与窗框稳固连接的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之窗内操作自驱动铰链由蜗轮蜗杆机构及五连杆机构组成,如图1、图2所示。摇臂1与蜗杆2垂直,摇臂1一端与蜗杆2一端固接。摇臂1的另一端有可折叠辅助摇柄14。蜗轮3与蜗杆2啮合。蜗杆2具有两个支座9。驱动杆4、中间杆5、活动杆6、支撑杆7依次铰接。活动杆6是一种直角条状构件,中间杆5、支撑杆7与作为活动杆6的该直角条状构件的一个条状部分铰接;该直角条状构件的另一个条状部分与窗扇下框10内表面连接。驱动杆4另一端与蜗轮3固接并具有共同的转轴,支撑杆7另一端的转轴与所述驱动杆4另一端的转轴相对位置固定从而形成五连杆机构中的固定杆。驱动杆4的长度大于中间杆5的长度、小于支撑杆7的长度,并且,驱动杆4与中间杆5长度之和大于活动杆6与支撑杆7长度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87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通风一拖多开窗执行机构
- 下一篇:一种进气通道长度可调的进气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