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互感器比差角差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68653.2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7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薛斌;唐卓贞;韩敬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1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互感器 差角差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流互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比差角差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流互感器(CT)的检定主要采用传统的测试方法,即采用差流法测试比差角差,差流法就是将标准和被电流检互感器的二次电流送入到互感器测试仪的差接电路,然后将差接电路得到的差值输入到测量环节进行测量,最后与标准互感器二次电流比较,得出被检互感器相对于标准互感器的比差和角差值。
传统法测试是直接模拟CT运行中的各种状态进行测试,但是随着系统容量的增加,CT一次电流越来越大,此时想要模拟真实运行环境就很困难:
传统差流法测试存在以下缺点:
a)必须使用标准互感器、升流器、调压器、标准负载箱等设备配合使用,设备多而重,接线复杂,效率低下,还会增大测量误差,测试需要的额定一次电流很难用升流器达到,若降低被测CT一次电流,那么其变比误差会很大。
b)要求标准CT与被检CT的变比必须相同,如果现场CT变比数值较大或不同于标准CT的变比,对于一些高变比以及特殊变比的CT,标准CT达不到要求,升流器也达不到要求,不能测试。
c)对于额定一次电流大的CT,如果升流器达不到也不能测试。
d)测试还涉及到标准负载箱、调压器、升流器、CT分析仪器等多种设备,测试的接线和操作过程很繁琐,使用极其不便;人工手动操作还增大人为误差。
e)对于部分特殊CT,如套管CT、GIS CT没有办法测试。
综上所述,传统差流法测试CT具有很大局限性,不同的测试还需要不同的仪器,操作难度大,效率低、安全性极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比差角差检测系统,通过该系统自动计算出电流互感器的比差角差参数,不需要大电流、大电压、负载箱和标准电流互感器就可实现对现场各类型电流互感器的检定,具有接线简单、操作简捷、测试速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解决了传统差流法测试操作难度大,需要多种不同的仪器,接线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流互感器比差角差检测系统,包括工控机模块、输出模块、采集模块,所述工控机模块包括工控机、显示器、键盘,所述输出模块包括D/A转换器、功率放大器,所述采集模块包括信号采集器、A/D转换器,首先,通过键盘将待测电流互感器铭牌上的电压、电流信号参数输入至工控机,工控机将铭牌上的电压、电流信号参数转化为数字量输出至D/A转换器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将电压信号施加到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其次,信号采集器采集待测电流互感器上的电压、电流信号,经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量回传至工控机,然后,工控机将回传数据进行运算,得到待测电流互感器的励磁参数,最后,根据励磁参数计算待测电流互感器的比差、角差,并将计算结果发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
所述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LED状态显示器。
为了进一步解决传统差流法测试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互感器比差角差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的准确性高,该检测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流互感器比差角差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通过键盘将待测电流互感器铭牌上的电压、电流信号参数输入至工控机,工控机将铭牌上的电压、电流信号参数转化为数字量输出至D/A转换器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将正负电压信号交替施加到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
其次,信号采集器在正负电压信号周期内,分别采集待测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电压、电流信号,经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量回传至工控机;
然后,工控机将回传数据进行运算,得到待测电流互感器的励磁参数,获取二次侧回路电流及相角;
最后,根据励磁参数计算待测电流互感器的比差、角差,并将计算结果发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
所述工控机将回传数据进行运算,得到待测电流互感器的励磁参数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计算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匝链的铁心磁通φ(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8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