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击性塑料检查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8548.9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2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唐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瑞瑶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77/00;C08L33/04;C08L23/06;C08L27/18;C08L69/00;C08K13/04;C08K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31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塑料 检查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检查井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抗冲击性塑料检查井。
背景技术
根据塑料检查井标准,材料配方中包含:PVC树脂、冲击改性剂、稳定剂、加工改性剂、填充剂、色料及外润滑剂等。塑料检查井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或聚丙烯,另外加入其它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塑料检查井主要用于给排水、排污工程。现有塑料检查井其表面硬度和抗拉强度较差,使用寿命短,不适应恶劣环境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抗冲击性塑料检查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合理配置管材原料成分,使其表面硬度和抗拉强度有较强提高,可以更好的适应地下恶劣环境。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冲击性塑料检查井,所述塑料管材组成原料的重量份数为:聚氯乙烯树脂30-35份、聚氯乙烯回收料25-40份、反应性聚酰胺树脂9-11 份、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CR2-3份、聚乙烯蜡2-6份、聚四氟乙烯2-6份、复合稳定剂2-8份,填充剂3-5份,金属纤维6-8份、改性聚碳酸酯2份。
所述的复合稳定剂为稳定剂、增塑剂、阻燃剂、发泡剂、加工改性剂混合物。
所述的稳定剂为粉体钙锌复合热稳定剂。
所述的增塑剂为己二酸二辛酯。
所述的填料剂为木粉、陶土、碳酸钙或炭黑。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合理配置管材原料成分,在原料配方中添加合理的金属纤维分量原料。使其表面硬度和抗拉强度有较强提高,可以更好的适应地下恶劣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抗冲击性塑料检查井,所述塑料检查井组成原料的重量份数为:聚氯乙烯树脂30份、聚氯乙烯回收料25份、反应性聚酰胺树脂9份、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CR2份、聚乙烯蜡2份、聚四氟乙烯2份、复合稳定剂2份,填充剂3份,金属纤维6份、改性聚碳酸酯2份;所述的复合稳定剂为粉体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己二酸二辛酯、阻燃剂、发泡剂、加工改性剂混合物;所述的填料剂为木粉、陶土、碳酸钙或炭黑。
实施例2,一种抗冲击性塑料检查井,所述塑料检查井组成原料的重量份数为:聚氯乙烯树脂35份、聚氯乙烯回收料40份、反应性聚酰胺树脂11份、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CR3份、聚乙烯蜡6份、聚四氟乙烯6份、复合稳定剂8份,填充剂5份,金属纤维8份、改性聚碳酸酯2份;所述的复合稳定剂为粉体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己二酸二辛酯、阻燃剂、发泡剂、加工改性剂混合物;所述的填料剂为木粉、陶土、碳酸钙或炭黑。
实施例3,一种抗冲击性塑料检查井,所述塑料检查井组成原料的重量份数为:聚氯乙烯树脂35份、聚氯乙烯回收料30份、反应性聚酰胺树脂10份、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CR3份、聚乙烯蜡4份、聚四氟乙烯4份、复合稳定剂5份,填充剂3份,金属纤维7份、改性聚碳酸酯2份;所述的复合稳定剂为粉体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己二酸二辛酯、阻燃剂、发泡剂、加工改性剂混合物;所述的填料剂为木粉、陶土、碳酸钙或炭黑。
实施例4,一种抗冲击性塑料检查井,所述塑料检查井组成原料的重量份数为:聚氯乙烯树脂35份、聚氯乙烯回收料30份、反应性聚酰胺树脂9份、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CR3份、聚乙烯蜡2份、聚四氟乙烯4份、复合稳定剂6份,填充剂4份,金属纤维4份、改性聚碳酸酯2份;所述的复合稳定剂为粉体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己二酸二辛酯、阻燃剂、发泡 剂、加工改性剂混合物;所述的填料剂为木粉、陶土、碳酸钙或炭黑。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实施例中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2)在挤出机内加入部分原料于185℃下搅拌8分钟后,再加入其余原料,于180℃下加热20分钟,再加于170℃中搅拌16分钟后,放料冷却至40℃后,所得物料经过成型工艺,即得产品。
本实施例的塑料检查井的性能数据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瑞瑶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瑞瑶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85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