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迹疮中药药浴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8420.2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8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景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颖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迹 中药 药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际疮中药药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后颈部起的毛囊炎,也叫发际疮。中医学之发际疮与毛囊炎相当,发际疮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枕骨后颈发际处,少数延及他处。多因湿热内蕴,复受风火外袭而发。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男性。患部有瘢痕形成处头发稀少脱落。自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病程经过十分缓慢,常可迁延数年或十余年。如不治疗,很难自愈。初起项后发际处起丘疹,形如黍粟,或如豆粒,色红坚实,其顶有脓点,痒痛相兼,约经数日,白色脓头干涸结成黄色脓痂或搔破流津水或脓液,结痂后痂脱而愈。自觉疼痒,灼热,可有发热不适等全身症状,初起时为一个或多个皮损,逐渐增多,时破时敛,或此愈彼起,反复发作,日久难愈。如脓液向兴处或周围发展,即可演变成疖病。
发际疮中医治疗:内治法:初期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若患者体表出现散在淡红色丘疹及小脓疱,自觉刺痒疼痛,舌质红,苔厚腻等湿热盛表现者,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金薏汤;若患者素体虚弱,病程迁延,出现面色萎黄,食少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气阴两虚表现者,治宜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方选蓝芪汤。发际疮多因湿热内蕴,兼以外感风热之邪,阻于经络,上壅于项部,郁久化毒而成。日久则每兼血瘀,或气血虚,或肾阴虚。本病主要治疗方法是清热解毒利湿;病久者根据辨证,分别予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或滋肾养阴,并宜配合外治法。外治方法:初起用三黄洗剂外搽或双柏散水调外搽,也可用紫金锭磨水外搽。皮疹密集或融合成硬块者,用双柏散、金黄散或发际散,水蜜调敷。分泌物多者用马齿苋适量煎水湿敷,或用九里明、三桠苦、虎杖、苦参、金银花叶、野菊花各30克,煎水湿敷。
申请公布号 CN 103610811 A(申请号 201310597623.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毛囊炎的药酊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金银花100-30份,蒲公英100-30份,天花粉100-30份,连翘100-30份,穿心莲100-30份,黄柏100-30份,黄连100-30份,白鲜皮100-30份,地肤子100-30份,赤芍100-30份,乙醇含量为60%的酒精3500-1000份。申请公布号 CN 103768272 A(申请号201210402440.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毛囊炎的中药,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防风10-14克,连翘8-12克,桂枝8-12克,赤芍8-12克,金银花28-32克,丹皮8-12克,紫花地丁13-17克,苦参8-12克,牛子8-12克,甘草1-5克。申请公布号 CN 103690787 A(申请号201310670111.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毛囊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披针叶兔耳风12份、白花龙胆14份、大白药14份、肉根还阳参8份、兔耳草12份、黄锁梅14份、勾儿茶16份、性疖肿12份、花榈木10份、竹叶榕14份、海南蒟8份、白花猪母菜14份、毛连16份、筋骨散8份、蛇疙瘩6份、金鸡脚10份、手参12份、水茄10份、毛葡萄16份。
总之,中医药在治疗发际疮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中医治疗效果不显,病者甚感痛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显著的发际疮中药药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发际疮中药药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白鲜皮12-25,大枫子9-18,朴硝20-35,蝉蜕10-20,大黄8-16,丹皮12-24,地肤子12-20,石脑油4-9,杏仁6-15,枯矾5-12,九节菖蒲6-15,蜂房6-18,虾蟆5-10,蛇床子10-15,顺江木8-12,苦参9-18,黄柏6-15,鹤虱15-25。
发际疮中药药浴,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白鲜皮15-20,大枫子11-16,朴硝23-30,蝉蜕12-17,大黄9-14,丹皮15-21,地肤子14-18,石脑油5-8,杏仁9-12,枯矾6-9,九节菖蒲8-12,蜂房10-15,虾蟆6-8,蛇床子12-14,顺江木9-11,苦参11-16,黄柏8-12,鹤虱18-23。
发际疮中药药浴,更加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白鲜皮17,大枫子12,朴硝25,蝉蜕15,大黄12,丹皮18,地肤子16,石脑油6,杏仁10,枯矾7,九节菖蒲9,蜂房13,虾蟆7,蛇床子13,顺江木10,苦参14,黄柏10,鹤虱20。
上述发际疮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颖,未经景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8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边坡溢流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洗扫车喷水架自动避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