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原酸在制备治疗室管膜瘤的药物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8334.1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8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洁;黄英;朱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216 | 分类号: | A61K31/21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全学荣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原酸 制备 治疗 室管膜瘤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原酸在制备治疗室管膜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癌症的死亡率已跃居国内各种死因之首。可能与抽烟、人口老龄化、工业化的进程等有关。传统的生活贫困地区常见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而富裕国家的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多发肿瘤却已快速增长。最新调查显示,发达国家脑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该病还表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逐渐逼近40岁以下青年人,且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肿瘤之一。据美国统计,在20-40岁人群肿瘤死亡病因中,脑肿瘤在男性是第一位的死亡病因,在女性排第五位,可见脑肿瘤对社会的危害之大。目前,脑肿瘤仍是病死率最高的成人肿瘤之一,同时也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实体瘤。
神经胶质瘤亦称胶质细胞瘤,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来源于神经上皮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50%,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和低治愈率的特点。根据胶质瘤细胞的分化情况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等,其生长特点为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脑组织外呈指状深入破坏脑组织。目前脑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手术切除,但术后5年存活率很低,对放疗和化疗都不敏感,因此,急需开发治疗胶质瘤的生物药物。
脑肿瘤分类的方法很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并且各种肿瘤的组织发生与病理特征不同,其良性与恶性以及物学特性也不一样。而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在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具体差异如下:
1.星形细胞瘤是指由星形胶质细胞所组成的胶质瘤的一种,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难治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3%~26%,占神经上皮肿瘤的21.2%~51.6%。其中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为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其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有15个月左右。胶质膜细胞瘤呈现浸润性生长,可向正常脑组织广泛浸润,导致手术切除困难;其次,胶质母细胞瘤对常规的放、化疗具有抵抗性,成为其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重要原因。由于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目前缺乏针对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星形胶质细胞瘤与少突胶质细胞瘤在RTN4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在少突胶质细胞瘤中,RTN4A表达明显高于星形胶质细胞瘤,用以鉴别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2.少突胶质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少突胶质瘤多发于成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过去因检查技术及病理诊断水平的限制,常被漏诊或误诊为其他类型胶质瘤,以往文献认为少突胶质肿瘤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2%~5%,占脑胶质瘤的2%~12%,但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以及病理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少突胶质肿瘤检出率明显增加,有文献报道少突胶质肿瘤约占颅内胶质瘤的33%。少突胶质细胞瘤是颅内起源于少突胶质细胞的肿瘤,是胶质瘤的一种独立类型,约占颅内肿瘤的4.39%。近些年来,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少突胶质细胞瘤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是19号染色体长臂的杂合性缺失,第二个常见的遗传改变是1号染色体短臂的杂合性缺失。根据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分级病理分类,将少突胶质肿瘤分为单纯型少突胶质细胞瘤和混合型少突星形细胞瘤,前者又可分为低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高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Ⅲ级)和多形性恶性胶质瘤(Ⅳ级);后者分为少突星形细胞瘤(Ⅱ级)、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Ⅲ级)。近年研究表明,低级别的少突胶质肿瘤对化疗较敏感,且不同级别的少突胶质肿瘤其临床转归及预后有明显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8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