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二维码区分用户类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68000.4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8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雄;张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脉聚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二维码 区分 用户 类别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信息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二维码区分用户类别的方法、 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用户的身份信息也越来越多元化,且互联网也带动了 用户更多的参与互联网线上线下的互动。在当前新媒体时代,活动举办方需要 给活动参与者提供相应的无纸化资讯或者在线互动等。对于由多个场景构成的 大型活动,需要对参与的用户进行区分,如场内互动、场外互动,或者不同类 型的场景聚集不同类型的用户等。现有技术中,通常由活动举办方的工作人员 在移动端给活动参与者做场景区分,主要是通过给目标用户所持移动设备标注 特定标识的方式进行用户类别的区分,以人工登记方式来将参与不同场景活动 用户信息记录下来,然后人工给用户标注其所属场景。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 互联网场景中,对不同类型的活动、场景的用户分类时,因人工登记导致的效 率低、耗时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互联网用户互动中需要人工为用户进行登记分 类带来的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二维码对用户进行分类的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生 成用户身份信息二维码;存储用户身份信息二维码;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二 维码提取用户的用户设备信息;根据用户设备信息为用户进行分类。上述方法 可进一步包括:系统先生成用于表示不同用户类别的二维码,上述方法也可进 一步包括用户扫描用于标识不同用户类别的二维码。系统还可根据用户所属的 类别为用户设定与其所属类别相应的权限。上述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包括用户 的社交网络身份。
一种用户身份信息分类装置,包括:用户身份信息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 根据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生成用户身份信息二维码;用户身份信息二维码存储 模块,用于存储用户身份信息二维码;用户设备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 身份信息二维码提取用户的用户设备信息;用户分类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用 户设备信息为用户进行分类。上述用户信息分类装置还包括:用户类别标识生 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分类生成标识所述类别的二维码。上述用户信息分类装 置还可包括用户权限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所属的类别为用户设定与其所属 类别相应的权限。
一种用户身份信息分类系统,包括:用户设备,用于扫描标识用户不同类 别的二维码;用户信息分类装置,用于生成标识用户不同类别的二维码,并根 据用户扫描所述二维码后发送的用户设备信息标识所述用户所属类别。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 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利用二维码对用户进行分类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用户身份信息分类装置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用户身份信息分类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 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利用二维码对用户进行分类的方法
二维码也叫二维条码或二维条形码。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 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 码编制上利用构成电脑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 与二进位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 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随着二维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二维码 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种信息标识领域领域。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即通过二维码对用户进行标识,以区分用户的类 别,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01,根据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生成用户身份信息二维码;
步骤102,存储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二维码;
步骤103,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二维码提取所述用户的用户设备信息;
步骤104,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设备信息为用户进行分类。
较佳地,用户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社交网络的身份信息,如用户习惯使用的 社交软件或社交应用,例如微信、微博、来往、line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脉聚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脉聚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8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剪板机接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验病例单远程服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