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箱包内衬材料制作方法及箱包内衬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7148.6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9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士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士志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A45C13/00;C08L83/04;C08K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包 内衬 材料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箱包产品,具体涉及一种箱包内衬材料制作方法及箱包内衬材料。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箱包的内衬材料通常都要是采用一单层的布料制成,其存在如下缺陷: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布料表面容易被污染和产生细菌,清洁或清洗不方便,另外,在天黑状态下,打开箱包不容易看箱包内的物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防菌功能,并且容易找到箱内物品的箱包内衬材料制作方法及箱包内衬材料。
提供一种箱包内衬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准备好布料层,在布料层表面粘结有导光光纤;在布有导光光纤的布料层表面涂上莹光层;在莹光层上设有纳米防菌硅胶层;在导光光纤的端部设有LED发光管及驱动电源。
在上述一种箱包内衬材料的制作方法中,采用模具成型的方式成型在所述莹光层的表面,所述纳米防菌硅胶层的厚度可在下列范围内选择:0.2-1毫米。
在上述一种箱包内衬材料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纳米防菌硅胶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配比中:硅胶92%、 抗菌防霉剂 2%、 纳米无机离子银3%和交联剂 3%;先将交联剂加入到高抗撕气相硅胶中, 在开炼机中常温混炼 5分钟, 并混炼成薄片形状得到新的二元共聚物出机; 抗菌防霉剂与纳米无机离子银按配方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后得到二元混合物 ;再将二元混合物均匀加入到薄片形的二元共聚物中, 将含有二元混合物的二元共聚物卷成多层次的圆筒状, 两头捏封滚轴压扁, 接着将压扁状的二元共聚物放进开炼机中, 将开炼机加热45度, 混炼时间设定为8分钟, 在混炼过程中, 四元中的高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8分钟后, 形成新的聚合物, 新的聚合物就是硅胶改性后的新材料生成前的基本母体 ;接着按照产品模具的容量将聚合物称重切片, 待平板式硫化机的温度上升至150度, 并设定聚合物在硫化机内的化学反应时间为 4分钟,将切片称重后的聚合物加入到产品模具中开始硫化 ;聚合物的高分子在硫化机中通过压力、 温度、 时间产生化学反应, 通过相互碰撞、 裂变、 融合 4分钟后, 降温出模即可得到纳米银硅胶抗菌复合硅胶片材。
提供一种箱包内衬材料,采用多层材料复合而成,包括布料层;粘结在布料层表面的导光光纤;设置在布料层表面上的莹光层;设置在莹光层表面的纳米防菌硅胶层;
在上述箱包内衬中,在所述导光光纤的端部设有LED发光管及驱动电源。
在上述箱包内衬材料中,所述纳米防菌硅胶层是纳米银硅胶抗菌复合材料。
本发明是一种可用于替代传统箱包内衬的新型材料,此材料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纳米硅胶层,第二层为莹光层,第三层为布料层,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中间设有导光光纤,导光光纤的始端设有LED光源,通过点亮LED光源利用光纤的导光特性使整个箱包内发光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层纳米硅胶层可以起到抑制细菌的作用和传统内衬布的作用,因为硅胶的特性需要清洁时随时抽出箱包外清理,另外,由于采用了这种硅胶内层,具有防水功能,还可以直接用水清洗箱包的内胆,如果包内有液体泄漏,也不会污染至外层皮革材料上,可防止在内胆中有第二层莹光层在无光源情况下也可使箱包内发出淡淡的莹光,提高整个箱包的档次更具科技感,硅胶内层采用膜具成型在布料表面,可根据箱包的大小进行量身定制,生产效率高,只要将外层的布料留与外层皮革的缝制量就行了,第三层布料层主要作用是和箱包外的皮料层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箱包内衬材料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一种箱包内衬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准备好布料层;在布料层表面粘结有导光光纤;在布有导光光纤的布料层表面涂上莹光层;在莹光层上设有纳米防菌硅胶层;在导光光纤的端部设有LED发光管及驱动电源。
在上述一种箱包内衬材料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纳米防菌硅胶层内胆包可直接与箱包的外层构件进行直接连接即可,还可根据箱包内胆的大小,采用模具成型的方式成型在所述莹光层的表面,成型后的所述纳米防菌硅胶层的厚度可根据用户或箱包大小,在下列范围内选择:0.2-1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士志,未经周士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7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