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苦咸水淡化过程中抑制膜元件结垢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66463.7 | 申请日: | 2014-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2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宋跃飞;周建国;李铁梅;罗会久;程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B01D65/08 |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路宽 |
| 地址: | 453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苦咸水 淡化 过程 抑制 元件 结垢 方法 | ||
1.一种苦咸水淡化过程中抑制膜元件结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苦咸水原水经过多介质过滤或膜法预处理后,达到产水水质SDI15≤3.0和浊度≤0.01NTU的要求后进入膜淡化装置进水箱;
(2)将3-12支膜壳串联起来构成多段反渗透组件,每支膜壳的进出口两端分别安装有止退环将膜元件固定于膜壳内,其中膜元件为反渗透膜或纳滤膜,多段反渗透组件呈锥形排列,多段反渗透组件的首尾段膜壳内的浓水分别通过阀门依次连接于反渗透高压泵、保安过滤器、增压泵和膜淡化装置进水箱,并且多段反渗透组件的首尾段膜壳内的浓水分别通过阀门汇入反渗透浓水排放通道,在该反渗透浓水排放通道上分别通过阀门连接有自适性非原位无机垢监测装置和结垢预测装置,其中自适性非原位无机垢监测装置由规格为7.5cm×2.5cm×2.7mm的板框式RO膜池组成;
(3)将多段反渗透组件中各支膜壳的渗透液管道连接起来,汇入膜法苦咸水淡化系统产水通道,并最终进入淡化水箱;
(4)运行系统,启动反渗透高压泵,原水在多段反渗透组件中按正向流动,即从第一支膜壳流入,从最后一支膜壳流出,渗透液进入淡化水箱,浓水用于预处理装置的物理冲洗;
(5)当自适性非原位无机垢监测装置和结垢预测装置分别监测到最后一支膜壳内浓水侧膜元件膜面处达到临界结垢条件和预测到末段浓水侧膜元件膜面处出现无机结垢时,启动进水流体逆转工艺,使原水在多段反渗透组件中改变流向按反向流动,即原水从最后一支膜壳流入,从第一支膜壳流出,渗透液进入淡化水箱,浓水用于预处理装置的物理冲洗,其中自适性非原位无机垢监测装置和结垢预测装置的实现过程分别为:每隔5分钟,采用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谱对板框式RO膜池中膜表面的无机晶体分别进行形貌、定性和定量分析,精确判断是否有膜面结垢出现,当启动周期性进水流体逆转工艺后,仍可通过板框式RO膜池对第一支膜壳内浓水侧膜面处的无机结垢实现自适性监测;每隔2分钟,依据板框式RO膜池进水成分计算成垢离子活度,结合浓差极化理论,预测浓水侧膜面处结垢出现与否,当浓水侧膜面处的朗格利尔指数LSI或斯蒂夫&戴维稳定指数S&DSI大于零时,或者基于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预测到浓水侧膜面处的难溶盐过饱和度指数SI大于1时,表明临界结垢条件出现;
(6)当进水流体逆转工艺运行至自适性非原位无机垢监测装置和结垢预测装置分别监测到第一支膜壳内浓水侧膜元件膜面处达到临界结垢条件和预测到末段浓水侧膜元件膜面处出现无机结垢时,再次启动周期性进水流体逆转工艺,破坏膜元件表面形成的浓度边界层,进而抑制膜元件的表面结垢,最大限度增加产水的回收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咸水淡化过程中抑制膜元件结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渗透膜或纳滤膜为商用直径8英寸、4英寸或2.5英寸的膜元件,无机结垢的类型为反渗透膜或纳滤膜浓水侧或膜面上CaCO3、CaSO4、BaSO4、SrSO4、Ca3(PO4)2、金属氧化物或硅沉积物无机盐沉淀。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咸水淡化过程中抑制膜元件结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段反渗透组件的操作温度为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64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油气浮一体机
- 下一篇:蒸汽自动撇油斜管隔油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