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围板下延伸件冲压工艺及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66001.5 | 申请日: | 2014-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8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蔡锡斌;陆静易;周林;曾令超;莫声明;黄锃;彭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22/22;B21D43/00;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围板下 延伸 冲压 工艺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围板下延伸件冲压工艺及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前围板下延伸件的板料为矩形板料,尺寸为925mm×635mm。其拉延模的压料方式为四边压紧同时进料。
下面结合具体技术流程对该零件的拉延工艺作进一步介绍:
A、板料的拉延动作开始前,装在压料板和上模座上的落料刀将矩形板料的两个边角落料,其下模和上模的结构如图1-图4所示;
B、上模和压料板将板料上下左右的4个区域压紧,开始拉延动作,板料经由这4个区域向模具中心流动。
车型Ⅰ前围板下延伸件(左/右)的工艺排布如图5-图8所示,依次为OP10拉延、OP20切边预冲孔、OP30翻边整形和OP40冲孔侧冲孔分离。此工艺的零件拼接方式可避免工序件形成半封闭腔体,对材料利用率的控制有较大帮助。
但是现有冲压生产工艺设计存在缺陷,零件材质为高屈服强度板料,模具使用时间长后会造成生产出来的零件尺寸合格率质量下降,且由于拉伸件的开裂,造成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零件拉裂报废率变高(拉延件的报废率已经达到了4.5%);且前围板下延伸件(左/右)零件的工序件拼接方式已经形成封闭腔体,按普通冲压件成形工艺来设计模具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材料利用率。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保证零件尺寸和外观质量,提高零件的材料利用率,降低零件报废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板下延伸件冲压工艺及模具,对前围板下延伸件(左/右)的冲压工艺进行了更改并新开发了模具,提升了零件尺寸质量,提高零件的材料利用率,降低零件报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前围板下延伸件冲压工艺,包括步骤:
S1、OP10拉延模,包括步骤:
S11、上模向下运动,直至安装于上模座内部的上模辅助压料板接触板料;此时通过上模辅助压料板、安装于下模座内部的下模辅助压料板、下模的主压料板(4)及上模的凹模型面(9)将板料四个边中的空腔边缘区域压住,然后进入步骤S12;
S12、安装于上模内部的上模气缸驱使上模辅助压料板向下运动,上模气缸压力大于安装于下模内部的下模气缸,上模辅助压料板将原本由下模气缸驱使向上顶起的上模辅助压料板压下,并使空腔边缘区域附近的板料发生形变,直至这部分板料的形变与模具型面一致,上下辅助压料板才能达到相对静止状态,然后进入步骤S13;
S13、上模继续向下运动,板料被上模的凹模型面和下模的主压料板压住其它三边区域,随着上模继续向下运动,板料向模具中心方向流动,同时板料中的长边缘区域被上模辅助压料板和下模辅助压料板压紧不会发生流动;模具到达到底状态后,进入步骤S14;
S14、使上模辅助压料板、凹模型面和下模辅助压料板、主压料板在模具打开的过程中同步分离,直至上模辅助压料板最终与下模辅助压料板完全分离,然后进入步骤S2;
S2、OP20切边模:一次将零件的大部分边线切出,只保留局部正切切边以方便工序件向下一工序传递,然后进入步骤S3;
S3、OP30冲孔翻边分离模;包括分离、冲孔、翻边和整形,然后进入步骤S4;
S4、OP40切缺口模。
优选的,板料为等腰梯形板料,其长边为空腔边。
优选的,在步骤S14中,下模的气缸将辅助压料板同步/强制退回机构推入主压料板和上模辅助压料板之间,使上模辅助压料板、凹模型面和下模辅助压料板、主压料板实现同步分离,直至上模辅助压料板最终与下模辅助压料板完全分离。
优选的,步骤S14还包括:在上模辅助压料板最终与下模辅助压料板完全分离之后,下模的气缸将辅助压料板同步/强制退回机构由主压料板和上模辅助压料板之间拉回;如果气缸拉回失效,强制拉回钩会将辅助压料板同步/强制退回机构拉回原位。
优选的,步骤S4中的OP40切缺口模,与步骤S3中的OP30冲孔翻边分离模置于同一压机上使用。
一种汽车前围板下延伸件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上模内部安装有上模辅助压料板和上模气缸,上模辅助压料板的位置与板料四个边中的空腔边缘区域相对,且上模辅助压料板具有与板料的空腔边缘区域相应的成型面,上模气缸能够驱使上模辅助压料板向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6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