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低频电波屏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5527.1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8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沈超;陈涛;王乃泉;罗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吕爱霞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电波 屏蔽 测试 装置 | ||
1.一种极低频电波屏蔽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波屏蔽筒(1)和筒内测试线圈(2),所述筒内测试线圈(2)位于所述电波屏蔽筒(1)内;
所述电波屏蔽筒(1)包括:第一筒端盖(1-1)、第二筒端盖(1-2)、厚壁金属管(1-3)、螺杆(1-4)、双重孔盖(1-5)和屏蔽盖(1-57);所述第一筒端盖(1-1)和所述第二筒端盖(1-2)位于所述厚壁金属管(1-3)的两端;所述双重孔盖(1-5)封闭所述第二筒端盖(1-2),所述屏蔽盖(1-57)用于覆盖封闭所述双重孔盖(1-5);将所述第一筒端盖(1-1),所述厚壁金属管(1-3)和所述第二筒端盖(1-2)通过所述螺杆(1-4)固定成一体,形成极低频电波屏蔽测试装置的屏蔽空腔主体部分;
所述筒内测试线圈(2)由外到内分布有支撑测试螺线管线圈(2-1)的盘支架(2-2)、位于测试螺线管线圈(2-1)外面的保护套管(2-7)、测试螺线管线圈(2-1)、缠绕所述测试螺线管线圈(2-1)的圆管(2-6);位于所述圆管(2-6)孔内用于支撑测试管(2-4)的管支架(2-5)和测试管(2-4);所述测试管(2-4)的长度大于所述测试螺线管线圈(2-1)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频电波屏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端盖(1-1)沿中心轴线从内到外设有圆盆形凹槽(1-11)、环形凹槽(1-12)、螺孔(1-13);所述第二筒端盖(1-2)从内到外设有通孔(1-21),第一环形槽(1-22)、孔(1-23);所述环形凹槽(1-12)的尺度和形状由所述厚壁金属管(1-3)的端部几何结构决定,所述环形凹槽(1-12)的凹槽深度不小于所述厚壁金属管(1-3)壁厚尺寸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低频电波屏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孔盖(1-5)包括:第一级孔盖(1-51)和第二级孔盖(1-55);所述第一级孔盖(1-51)上开设有第一级孔盖通孔(1-53),第一级孔盖顶部(1-52)设有环绕第一级孔盖通孔(1-53)的第二环形槽(1-54);所述第二级孔盖(1-55)设有信号线孔(1-5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低频电波屏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盖(1-57)的侧壁上开有引线孔(1-58);所述第一级孔盖顶部(1-52)上设有U型手柄(1-59),所述U型手柄(1-59)中部设有旋钮(1-510)和中部螺孔(1-511),所述旋钮(1-510)用于压紧所述屏蔽盖(1-5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低频电波屏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孔盖(1-55)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级孔盖通孔(1-53),所述屏蔽盖(1-57)用于覆盖封闭所述第二级孔盖(1-55);所述U型手柄(1-59)的两底脚处设有同轴线的轴孔,所述第一级孔盖顶部(1-52)为圆柱体,其侧壁沿径向开设两个螺孔,这两个螺孔同轴线,两个螺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一级孔盖(1-51)中心轴线垂直相交,这两个螺孔用于装设贯穿所述U型手柄(1-59)两底脚处轴孔的固定螺栓(1-512),所述第一级孔盖顶部(1-52)沿轴向开设供所述第二级孔盖(1-55)穿入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低频电波屏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孔盖(1-51)用于直接堵塞所述通孔(1-21),所述第一级孔盖顶部(1-52)直径大于所述通孔(1-21)直径的1/3。所述第一级孔盖(1-51)和所述第二级孔盖(1-55)均是由其结构沿中心轴线的剖面成T形的同轴线不等径圆柱体构成,由直接堵塞开孔内的小直径圆柱体段上的矩形螺丝扣紧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低频电波屏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螺线管线圈(2-1)本体端部与所述第一筒端盖(1-1)和所述第二筒端盖(1-2)内壁之间间距不小于所述测试螺线管线圈(2-1)本体直径的1/2;所述第一级孔盖通孔(1-53)直径大于所述保护套管(2-7)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55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路灯辅助定位的城市车载导航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LED灯老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