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65490.2 | 申请日: | 2014-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6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蒋亚清;周文;宋强;赵冬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7/345 | 分类号: | C04B7/345;C04B7/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虞希光 |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性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水泥基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水泥和混凝土是建筑领域的两大支柱产业。根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与国家统计数据表明,在2013年我国全年水泥产量达到24.1亿吨,混凝土的产量达到21.96亿立方米。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大量旧建筑物达到使用年限,或由于其它因素需要拆除。一般的混凝土使用年限为50~100年,我国建国初期所建成混凝土工程已经逐渐进入拆除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7年建筑物拆除和施工过程中产生了总量达1.5亿吨的废弃混凝土,预计到2020年将产生20亿吨的废弃混凝土。废弃混凝土造成的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利用迫在眉睫。
混凝土以不可再生资源(石灰石、砂、石子)和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耗为产业特征,同时伴有严重的环境污染。吴中伟院士早在10多年前就提出中国水泥混凝土工业亟待改造,加快走上优质、低耗、高效与环境相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使水泥混凝土这种最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成为绿色材料。以水泥为例,据报道,我国已初步探明的石灰石储量约为450亿吨,可开发利用的约为250亿吨,按目前的水泥产量,35年后就会出现石灰石资源枯竭的问题。而采用粘土配料烧制水泥,不仅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且粘土中SiO2含量较低,不适于生产高凝胶性水泥,且粘土熔点高,生产时熟料热耗偏高。2009年我国水泥生产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6.6%。
在我国,废弃混凝土目前主要是作为建筑垃圾做简单的填埋处理,也有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作为路基材料使用,总体利用效率低。因此,如何实现废弃混凝土的高效能源化再生利用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中国专利CN201310110697.3公开了一种“低温烧成水硬性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该胶凝材料具有早强,大量利用废弃物,降低生产能耗,但是早期凝结太快,后期强度不够,且与外加剂适应性较差,难以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
中国专利CN201110428161.7公开了“一种生态型胶凝材料”,该胶凝材料以建筑垃圾砖粉和半干法脱硫灰等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利用物料间的协同互补作用,变废为宝。但不同原料中的建筑垃圾砖粉成分差异较大,成品质量难以统一调控。
中国专利CN201010533024.5公开了一种“磷铝酸盐系统胶凝材料”,该胶凝材料具有早强,耐火性好的优良性能。但是,早期凝结太快,实际应用中操作难度较大,成本较高,限制了工业化推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避免再生水泥浆重新利用中存在的性能缺陷,而提供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制备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的组成,按照重量份计为:
将上述各组分混磨至细度以比表面积计为360m2/kg~400m2/kg,获得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使用时,适宜水胶比为0.30~0.50,可掺用各类化学外加剂。
所述的石膏为天然二水石膏、硬石膏、化学石膏及其在300℃~800℃条件下煅烧产物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共同使用。
所述的再生水泥是将废水泥浆固体渣、发泡水泥板废渣、泡沫混凝土废渣、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粗、细集料后废渣,经高温煅烧活化而成,煅烧温度为600℃~1000℃,优选800℃~900℃。
所述的改性剂为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铵中的一种。
所述的水化钙黄长石转化剂为偏高岭土、明矾石熟粉中的一种或两者共同使用。
有益效果
1、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本发明中使用的再生水泥浆是从废水泥浆固体渣、发泡水泥板废渣、泡沫混凝土废渣、废混凝土中回收再利用制得,在合理利用建筑废料的同时,也减少了重新采集水泥生产原料粘土、石灰石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且工艺流程中不用经过煅烧,改变了硅酸盐水泥两磨一烧的生产工艺,能源消耗只需要硅酸盐水泥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生产过程中减少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54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损伤阈值标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纤环互易对称性评价及补偿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