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5032.9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6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大;猿渡秀乡;田中政典;栗山和哉;佐竹秀喜;林田浩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张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 ||
相关申请的引用:本申请以2013年9月1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191084以及2014年9月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180966为基础,享受这些申请的优先权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这些申请而包含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实施方式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被广泛用于便携式设备、汽车及蓄电池等。锂离子二次电池在性质上具有在冰点下几十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下的电池性能容易下降的问题。因而,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也要求更高的电池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特性优良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外包装构件;收纳在外包装构件内的含有含钛氧化物的负极;收纳在外包装构件内的正极;收纳在外包装构件内且配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以及收纳在外包装构件内的非水电解液,其中,非水电解液的溶剂中含有至少一种以上的链状碳酸酯类,链状碳酸酯在-20℃下的自扩散系数为1.4×10-10m2/秒以上且2.0×10-10m2/秒以下。
上述构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低温特性优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概念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放大概念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概念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再者,适当省略各实施方式中通用的详细的说明。再者,所谓说明书中的上部、下部是以图面为基准而相对地表示。
(第1实施方式)
根据第1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含外包装构件、收纳在外包装构件内的负极、收纳在外包装构件内的正极、收纳在外包装构件内且配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以及收纳在外包装构件内的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参照示出了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0的一个例子的图1、图2的概念图,对其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袋状外包装材料102由层压薄膜构成的扁平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0的断面概念图,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再者,各图是用于说明的概念图,其形状及尺寸、比例等有与实际装置不同的地方,但这些可参酌以下的说明和公知的技术进行适宜的设计变更。
扁平状的卷绕电极组101被收纳于由在两片树脂层之间夹有铝箔的层压薄膜构成的袋状外包装材料102内。扁平状的卷绕电极组101如下形成:将自外侧开始按照负极103、隔膜104、正极105、隔膜104的顺序将它们层叠而成的层叠物卷绕成涡旋状,并进行加压成型,从而形成。最外壳的负极103如图2所示具有在负极集电体103a的内面侧的一面形成有负极材料层103b的构成。其它的负极103的构成为:在负极集电体103a的两面形成有负极材料层103b。负极材料层103b中的活性物质含有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用活性物质。正极105的构成为:在正极集电体105a的两面形成有正极材料层105b。
在卷绕电极组201的外周端附近,负极端子106与最外壳的负极103的负极集电体103a电连接,正极端子107与内侧的正极105的正极集电体105a电连接。这些负极端子106及正极端子107从袋状外包装材料102的开口部延伸至外部。例如液状非水电解液可以从袋状外包装材料102的开口部注入。通过将袋状外包装材料102的开口部以夹着负极端子106及正极端子107的方式热封,从而将卷绕电极组101及液状非水电解液完全地密封。
对于负极端子106,例如可以列举出Al或含有Mg、Ti、Zn、Mn、Fe、Cu、Si等元素的铝合金。为了降低与负极集电体103a的接触电阻,负极端子206优选是与负极集电体103a同样的材料。
正极端子107可以使用在相对于锂离子金属的电位为3V~4.25V的范围内具有电稳定性和导电性的材料。具体地说,可以列举出Al或含有Mg、Ti、Zn、Mn、Fe、Cu、Si等元素的铝合金。为了降低与正极集电体105a的接触电阻,正极端子107优选是与正极集电体105a同样的材料。
以下,对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0的构成构件的袋状外包装材料102、正极105、负极103、电解液、隔膜104详细地进行说明。
1)负极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5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伺服电动机控制装置
- 下一篇:具有可变码率的存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