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水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62022.X 申请日: 2014-09-11
公开(公告)号: CN104258320A 公开(公告)日: 2015-01-07
发明(设计)人: 巴元明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省中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7/10
代理公司: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代理人: 王健;刘牧
地址: 430000 湖北省***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高血压 损害 水肿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肾损害引起的水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证属脾肾阳虚兼水湿血瘀证的水肿,适用于补益脾肾、通畅气血、消除水肿。

背景技术

WHO将2013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控制高血压”,旨在提高世界各国政府社会对高血压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提出其终极目标是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发作。而高血压除可导致心脑血管损害外,其对另一个重要脏器一一肾脏也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的第二位或第三位病因,美国肾脏数据系统(USRDS)的报告显示,1981年以来,由于高血压肾损伤导致的ESRD的患者较30年前增加了8倍。据统计,2006年北京市透析患者中,高血压肾损害是ESRD的第三位病因。但目前对高血压肾损害的相关研究较少,也少有中西医诊疗现状方面的分析文献。

水肿是高血压肾损害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早期发现水肿有利于肾脏病的防治,有利于提高肾脏病的知晓率,防止病情加重。同时,水肿常常反复发生,大多较为顽固,重则伴腹水、胸水,甚至因引起心衰肺水肿危及生命,减轻和控制水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显得十分必要。

高血压肾损害水肿属于中医的“水”、“水气”、“水肿”等范畴。中医药防治高血压肾损害水肿以其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小,被越来越的医家所认可,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包括中药复方和单味药,并取得了较大成就。

高血压肾损害水肿外因多为外邪,邪毒,内因责之于肺、脾、肾及三焦气化不利,饮食及过劳。其病机总属多系本虚标实的虚实夹杂,临床多为虚实交错,病证复杂。水肿的病机主要是肺、脾、肾三脏所导致的气、血、水三者代谢、运输环节异常而成,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本虚与标实相互影响,共同致病,形成恶性循环,以致病程缠绵,见症多端,因此治疗水肿当扶正祛邪兼顾。

中国专利:专利公布号为CN103800736A,公布日为2014年5月21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高血压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制备而成:桔梗23‐28份,玉米须8‐13份,黄芪27‐34份,薏苡仁13‐17份,糯稻根10‐15份,甘草梢18‐23份,茜草8‐13份,芦根18‐23份,白茅根8‐13份,紫河车13‐17份,丹参18‐23份,浙贝母27‐34份,黄芩13‐17份,牵牛子6‐10份,小茴香13‐17份,赤小豆27‐35份。虽然该发明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消除水肿、尿蛋白等症状与体征,提高本病的疗效,毒副作用低,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该方中牵牛子为毒性物质,服用不当会产生副作用甚至中毒,主要症状为呕吐、腹痛、腹泻等;紫河车即胎盘,由于胎盘和母体相连,如果孕妇本身有一些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如艾滋病、梅毒、乙肝、麻疹等很可能也会污染胎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药物存在的副作用大、易传播疾病的问题,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且不会传播疾病的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水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水肿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比为:茯苓15‐30、车前子10‐15、赤小豆10‐15、益母草10‐15、木香4‐6、白术5‐10、陈皮5‐10、桂枝3‐5、猪苓5‐10、泽泻5‐10、大腹皮5‐10、姜皮5‐10、桑白皮5‐10。

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比为:茯苓30、车前子5、赤小豆15、益母草15、木香6、白术10、陈皮10、桂枝5、猪苓10、泽泻10、大腹皮10、姜皮10、桑白皮10。

一种所述的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水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指:先将粉碎后的各原料加水或乙醇提取以得到提取物,再向提取物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所述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煎煮: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按所需量加水煎煮2次以得到煎液,其中,所述水的添加重量为各原料重量的8‐10倍,每次煎煮的时间为1‐2h;

剂型制备:先将所述煎液合并后减压浓缩以得到浓缩物,然后向浓缩物中加入辅料制备成口服制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中医院,未经湖北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2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