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星敏感载荷系统及其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及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1370.5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0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钟鸣;申军烽;周徐斌;刘兴天;周静;黄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38 | 分类号: | B64G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刘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敏感 载荷 系统 及其 磁悬浮 非线性 隔振器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永磁体,所述三个永磁体同轴串联布置,其中,位于两端的永磁体固定,位于中间的永磁体仅能够沿轴向自由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中间的永磁体上设有沿轴向的输出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壳体,所述三个永磁体封装在外部壳体内部,所述输出杆由外部壳体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永磁体采用圆柱形永磁体,且位于两端的永磁体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两个永磁体同极相对放置,分析两个永磁体的磁场力;
步骤2,将第三个永磁体与步骤1中的两个永磁体互相同极相对串联组合形成串联磁悬浮系统,分析串联磁悬浮系统的磁场力;
步骤3,将串联磁悬浮系统中的位于两端的永磁体固定,使位于中间的永磁体沿轴线方向自由运动,分析中间永磁体受到的磁场力;
步骤4,根据串联磁悬浮系统的磁力大小,分析该串联磁悬浮系统的刚度;
步骤5,分析三个永磁体直径大小对串联磁悬浮系统刚度的影响;
步骤6,分析三个永磁体之间的气隙宽度对串联磁悬浮系统刚度的影响;
步骤7,根据被隔振载荷的质量属性和隔振频段,得到串联磁悬浮系统的最优刚度,确定三个永磁体最佳直径和气隙宽度;
步骤8,根据串联磁悬浮系统的最佳刚度,分析隔振效率,形成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对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进行试验验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永磁体同轴设置,且所述位于中间的永磁体仅能够沿轴向运动。
8.一种卫星敏感载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卫星平台、卫星敏感载荷以及安装于卫星平台和卫星敏感载荷之间的隔振系统,所述隔振系统包括若干个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卫星敏感载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敏感载荷与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之间通过输出杆连接,所述卫星平台与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卫星敏感载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系统为如下任一种结构:
所述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为一个,所述输出杆与外部壳体之间通过直线轴承连接,用于保证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仅沿轴向运动,形成单自由度隔振系统;
所述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为多个,多个磁悬浮非线性隔振器并联连接,组成多自由度隔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13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