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乙醇和丙酮的敏感材料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60639.8 申请日: 2014-09-04
公开(公告)号: CN104267023A 公开(公告)日: 2015-01-07
发明(设计)人: 周考文;李姗;杨鹏越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联合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1/76 分类号: G01N21/76;G01N31/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01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快速 检测 乙醇 丙酮 敏感 材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检测乙醇和丙酮的敏感材料,特别是石墨烯负载的由铂原子掺杂的Y2O3、TiO2和ZnO组成的复合敏感材料,属于传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易挥发液体,密度比水小,可以与水、乙酸、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乙二醇、甘油、硝基甲烷、吡啶和甲苯等溶剂混溶,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在化工、制药和印刷等许多领域被广泛采用;乙醇对细菌繁殖体、真菌及病毒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因此,它也是最常见、最普通并为人所熟悉的消毒剂。但是,乙醇蒸汽容易扩散,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高热会引燃甚至爆炸;此外,乙醇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对人体的作用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个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会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人们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乙醇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目前交管部门为了保证交通安全,严格限制并检测驾驶员的饮酒情况。

丙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醚、氯仿、油类和烃类等有机溶剂。工业上主要用在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以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空气中的丙酮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度,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对眼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等,还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此外,丙酮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在室温下其蒸汽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空气中微量乙醇和丙酮的准确分析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指示剂法及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等。例如,2012年12月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刊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丙酮”的文章,2012年4月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会刊报道了“测定呼吸气中丙酮的色谱方法”的文章,等等。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分析步骤复杂、耗时长,而且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目前出现的乙醇在线传感器或分析仪,如交管部门现场使用的酒精浓度测定仪,多采用电化学法和比色测定方法,误差都比较大,只能作为一种半定量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往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乙醇和丙酮都有较高选择性的催化发光敏感材料。用这种敏感材料制作的监测乙醇和丙酮的气体传感器,可以在现场快速、准确测定空气中的微量乙醇和丙酮而不受其它共存物的干扰。

本发明所述的敏感材料是石墨烯负载的由铂原子掺杂的Y2O3、TiO2和ZnO组成的复合敏感材料,其制备方法是:

将易溶于酸性水溶液的钇盐、钛盐和锌盐共溶于质量分数为15-25%的硝酸水溶液中,加入适量柠檬酸和异丙醇,在50℃温度下恒温搅拌1-2小时,然后加入适量葡萄糖和氯铂酸,在100-110℃温度下回流3-5小时,冷却后加入适量石墨烯和乙二醇,超声振荡1-2小时,在80-90℃温度下旋转蒸发得到黑色粘稠物,将此粘稠物置于干燥箱内在110-120℃温度下干燥4-6小时,在箱式电阻炉中以每分钟不超过3℃的速度升温至270-285℃,保持此温度6-8小时,自然冷却即得石墨烯负载的由Pt原子掺杂的Y2O3、TiO2和ZnO组成的复合敏感材料。

其中,钇盐是醋酸钇、草酸钇、硝酸钇、硫酸钇、磷酸钇和氯化钇的无水物或水合物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钛盐是硫酸钛、硫酸氧钛、三氯化钛和四氯化钛的无水物或水合物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锌盐是氯化锌、硫酸锌、硝酸锌、高氯酸锌、磷酸二氢锌和醋酸锌的无水物或水合物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当制得的复合敏感材料各组分质量分数满足Pt(3-5%)、Y2O3(8-13%)、TiO2(12-20%)、ZnO(5-10%)和C(52-72%)时,用于作为检测乙醇和丙酮的敏感材料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未经北京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06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