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转盘滤池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459370.1 | 申请日: | 2014-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8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东海 |
| 主分类号: | B01D33/19 | 分类号: | B01D33/19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165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转盘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转盘滤池。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先进的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技术必然会淘汰落后的技术,纤维转盘滤池技术正是这个污水处理时代的杰作,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过滤器之一,纤维转盘过滤器主要用于冷却循环水处理、废水的深度处理后回用,作为冷却水、循环水过滤后回用,可用于以下领域:①去除总悬浮固体;②可去除重金属等。
现有的纤维转盘滤池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出水流速太高,出水阻力变大而影响出水,同时亦会造成设备的弯曲变形,从而影响过滤效果,需要经常维修,降低生产效率,并且在反吸过程中容易被污物卡住造成设备的损坏,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无须疆场维修的纤维转盘滤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纤维转盘滤池,具有池体,所述的池体内设置有滤盘,滤盘有均匀分隔的扇形格栅,格栅上设置有用于过滤污水的滤布,滤盘通过链条与驱动装置连接,滤盘中间设置有中心集水筒,池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池体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溢水口,池体的下端设置有排泥阀和反洗水阀,反洗水阀与反洗水泵连接,池体上端设置有反洗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格栅采用插接或铰链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格栅的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保障在使用过程中格栅不会发生意外,对设备造成损坏,影响工作进度,提高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心集水筒采用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制成,性能稳定,耐冲击负荷,不易产生变形,冲洗效果好,功率大,无须经常更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出水水质好,性能稳定,耐冲击负荷,容易冲洗干净,冲洗效果好,功率大,不易造成设备的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无须经常维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池体,2.滤盘,3.格栅,4.滤布,5.驱动装置,6.控制器,7.溢水口,9.排泥阀,10.反洗水阀,11.反洗水泵,12.反洗水管,13.中心集水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纤维转盘滤池,具有池体1,池体1内设置有滤盘2,滤盘2有均匀分隔的扇形格栅3,格栅3上设置有用于过滤污水的滤布4,滤盘2通过链条与驱动装置5连接,滤盘2中间设置有中心集水筒13,池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器6,池体1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溢水口7,池体1的下端设置有排泥阀9和反洗水阀10,反洗水阀10与反洗水泵11连接,池体1上端设置有反洗水管12,格栅3采用插接或铰链连接,中心集水筒13采用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制成。
具体的污水重力流进入池体1内,使滤盘2全部浸没在污水中,滤盘2通过链条与驱动装置5连接,使池体1内布水均匀并且进水产生低扰动,污水通过滤布4过滤,过滤液经中心集水筒13收集后,排出池体1,在清洗过程中,过滤仍在进行,因此整个运行过程中过滤均为连续的。
过滤中部分污泥吸附于滤布4中,逐渐形成污泥层,随着滤布4上污泥的积聚,滤布4过滤阻力增加,池体1水位逐渐升高,池体1内的压力传感器监测池内液位变化,当该池体1内液位到达清洗设定值(高水位)时,控制器6即可启动反洗泵,开始清洗过程,反洗时间和周期可以调整,滤布4上的污泥通过反洗水泵11,经由反洗水阀10排出厂区排水系统,清洗时,滤池可连续过滤。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东海,未经徐东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93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