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9106.8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5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垂猛;邵继铭;汪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576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线式 充电器 自动 通电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器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充电器的生产包括通电测试流程,目前的通电测试流程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式的进行测试,为了保证充电器的质量既要对AC直流插脚进行交流通电测试,又要对DC插头进行直流通电测试,在这个过程中,经常有漏测的现象,甚至在交流AC测试中人员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要实现自动生产面临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带线式的充电器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线体容易散开,在搬运过程中极其容易缠绕到机械设备中造成生产中断,并且导致出现设备故障,致使带线式充电器的质量下降,自动生产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线式充电器自动测试铆合镭雕生产线的下料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带线式充电器自动测试铆合镭雕生产线的下料机构,包括搬运机构和脱PIN辅助机构,所述搬运机构包括X轴系统、Y轴系统、Z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该装置解决了手工进行通电测试时漏测的现象,以及在手动交流AC测试中人员容易触电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的工作效率,使得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的品质更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包括:上架、下架和支撑杆,所述上架设置有DC测试模块和AC测试模块,所述下架设置有治具升降机构和治具阻挡装置,所述上架和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测试托盘机构,所述测试托盘机构设置有固定连接块和连接块,所述测试托盘机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连接块与所述上架连接,所述测试托盘机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所述治具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气缸顶杆、导杆和治具托台,所述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下架的下方,所述气缸顶杆的活动端与所述治具托台连接,所述导杆设置于所述治具托台,所述治具托台还设置有定位销。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包括托盘手指、固定连接块、气缸、连接块、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抽分别与所述固定连接块和所述气缸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转抽分别与所述连接块和所述托盘手指连接,所述第三转抽分别与所述托盘手指和所述气缸的活动端连接。
所述治具阻挡装置包括顶动气缸、顶动块、气缸升降杆、第一固定连接块、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二固定连接块和阻挡轮,所述顶动气缸通过第一固定连接块与所述下架连接,所述气缸升降杆与所述顶动块连接,所述顶动块与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块通过所述第四转轴连接,所述阻挡轮与所述顶动块通过第五转轴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块与所述下架固定连接。
所述DC测试模块包括DC测试探针和第一端子,所述DC测试探针与所述DC测试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子与外部电连接。
所述AC测试模块包括AC测试探针和第二端子,所述AC测试探针与所述AC测试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与外部电连接。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设置有2件,所述测试托盘机构对称的设置在所述上架两侧。
所述治具升降机构和所述治具阻挡装置均设置有2件。
所述DC测试模块和所述AC测试模块均设置有4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自动化的分别进行DC和AC通电测试,测试托盘机构解决了人为的因素导致的充电器测试晃动接触不良导致的漏测问题,稳定测试DC和AC通电测试,防止人员触电事故,保证了人身安全,提高了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的工作效率和自动化,使得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的品质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治具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治具阻挡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测试托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包括:下架610;上架611;支撑杆612。
DC测试模块620;DC测试探针621;第一端子622。
AC测试模块630;AC测试探针631;第二端子632。
测试托盘机构640;托盘手指641;固定连接块642;气缸643;连接块644;第一转轴645;第二转轴646;第三转轴6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9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