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云英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58270.7 | 申请日: | 2014-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0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秦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正佳微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C05G3/00;C05G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云英 微生物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肥料,尤其指一种紫云英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肥料的开发和应用在保障粮食安全,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微生物肥料可以替代20%的化学肥料,在减少20%化学肥料的前提下作物仍可以增加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抗逆能力。紫云英是重要的有机肥料资源,是稻田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对我国农田生态系统中维持农田氮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紫云英除作为绿肥作物之外,也可作为饲草料青饲或调制干草,适应性好,各类家畜均喜食,而且营养价值高,可作为家畜的优质青绿饲料和蛋白质补充饲料。紫云英绿肥牧草兼用,利用上部2/3作饲料,下部1/3及根部作绿肥,连作3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16%。而且紫云英固氮能力强,氮素利用效率也高,株体腐解时对土壤氮素的激发量很大。生物肥料常规制作方法是将繁殖好的细菌吸附在褐煤上,然而褐煤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但缺乏营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豆饼、菜饼、麸皮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备出紫云英微生物肥料。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紫云英微生物肥料,由固体生物肥料和菌根真菌混合制成,其重量比为9比1,所述固体生物肥料是由液体菌液放置在载体基质内发酵而成,液体菌液的菌种是以紫云英根瘤华癸中慢生根瘤菌和土壤杆菌混合接种而成。
所述菌根真菌为内生菌根真菌。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紫云英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液体培养基,将豆浆汁、酵母膏、牛肉膏、蛋白胨在121℃高压灭菌条件下配制成液体培养基备用,其中豆浆汁、酵母膏、牛肉膏和蛋白胨的质量百分比为:
豆浆汁 95-99.3 酵母膏 0.2-0.8 牛肉膏 0.1-0.5 蛋白胨 0.1-0.5;
2)菌种的一级扩大培养,将紫云英根瘤华癸中慢生根瘤菌和土壤杆菌混合接种形成的菌种在28℃条件下进行斜面培养,等斜面长满菌苔,将菌苔进行摇瓶活化培养,然后将摇瓶培养菌液按体积比1:15的比例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
3)菌种的二级扩大培养,将步骤2)中得到的菌液按1:10的比例进行二级扩大培养24小时;
4)菌种的三级扩大培养,将步骤3)中得到的菌液按1:5的比例进行三级扩大培养24小时;
5)载体基质的准备,载体基质的主要原材料为豆饼、菜饼、麸皮、磷酸一铵,将它们按照重量配比为1:2:3:1的比例混合后,进行筛选粉碎,达到能通过60目径的筛子后,倒入高温固体反应搅拌罐中,加入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钼酸铵,钼酸钠混合搅拌均匀,把搅拌均匀的物料在121℃高温高压灭菌2小时,冷却至28℃备用,其中钼酸铵、钼酸钠在载体基质中的百分比含量为:
钼酸铵 0.02-0.08 钼酸钠 0.002-0.008。
6)将步骤4)中得到的液体菌液按照与载体基质1比4的重量比加入高温固体反应搅拌罐中,搅拌30分钟,使得液体菌液与载体基质充分混合,加入适量微量元素硫酸锌、钼酸钠、钼酸铵。搅拌均匀后堆积固体发酵48小时,发酵好形成固体生物肥料,其中硫酸锌、钼酸钠、钼酸铵的百分比含量为:
硫酸锌 0.05-0.2 钼酸钠 0.01-0.05 钼酸铵 0.01-0.05
7)将步骤6)中形成的固体生物肥料按照9比1的重量比与菌根真菌混合制成成品。
所述步骤1)中液体培养基中豆浆汁、酵母膏、牛肉膏、蛋白胨的百分比含量分别为99%、0.5%、0.2%、0.3%。
所述步骤5)中钼酸铵、钼酸钠在载体基质中的质量百分比为:钼酸铵0.05%,钼酸钠0.005%。
所述步骤6)中硫酸锌、钼酸钠、钼酸铵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硫酸锌0.1%、钼酸钠0.02%、钼酸铵0.0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微生物肥料将营养物质经过堆制发酵,并加入了适量的微量元素制成吸附剂,这样不但使成品微生物肥料中微生物保持有效活性,而且这种营养丰富的吸附剂随菌种施入土壤后,有助于菌种在新环境中的定植和过渡,特别是在贫瘠的土壤中,更能发挥出作用。
2、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双接种可带来更高的增产效果,提高作物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正佳微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正佳微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82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状水溶性NPK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骨折复位固定微创手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