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的安全易穿刺大塑针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57486.1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5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王莉;王庆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一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输液 使用 安全 穿刺 大塑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输液器中使用的药瓶安全易穿刺大塑针。
背景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在不断的研制出新型药物,但威胁人类的形成各种疾病的细菌抗药性也在不断的增加,同时病毒也在不断的变异,给人类治疗各种疾病增加了难度,以前往往吃药能治疗的疾病现需要肌肉注射或输液才能治疗,因此静脉输液已成为现代临床治疗中最常见且最有效的给药方式之一。护士在给病人输液操作时,在配好药液后,要把输液器的一端插入药瓶,一次性输液器插入药瓶的部分称为药瓶穿刺针,传统的一次性输液器的药瓶穿刺针种类较多,但基本上分为钢针或塑料针:第一种是采用钢针,钢针的优点是虽容易穿刺,但在输液过程中容易脱落、氧化,脱落、氧化造成二次污染;第二是采用塑料针,塑料针插入后虽不易脱落,但插入时摩擦力大,不易穿刺,穿刺过程中容易产生瓶塞料屑,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这两种药瓶穿刺针均存在缺陷。为了克服钢针或塑料针的缺陷,本发明灵巧的将钢针设计在塑针的中间部分,实行钢塑结合,既具有了原来钢针和塑针的优点,又弥补了两者之间的缺陷,避免了在插瓶过程中或输液过程中脱落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设置了空气阀后不需要使用侧孔插瓶针,使输液器的结构更为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的安全易穿刺大塑针,该针安装在一次性输液器的最前端,在输液前直接插入药瓶,将药液送至输液管;该针综合了单一钢针或塑针的优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卫生且价格低廉的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的安全易穿刺大塑针。
本发明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的安全易穿刺大塑针,包括:金属针头1、带把手的塑针体2、空气阀3、输液管4,其特征是:金属针头1从带把手的塑针体3中间穿过和输液管4连接,在连接处设有空气阀3,在金属针头1处于塑针体3的中心位置,距金属针头1针尖下端1厘米处,带把手的塑针体2形成一个带锥度的斜坡,把手供输液护士插瓶时使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金属针头由不锈钢制成。
所述的带把手塑针体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为原料制成。
所述的空气阀由阀盖和止液膜组成,阀盖在外,止液膜安装在阀盖内,止液膜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的安全易穿刺大塑针,该产品本灵巧的将钢针设计在塑针的中间部分,实行钢塑结合,既具有了原来钢针和塑针的优点,又弥补了两者之间的缺陷,避免了在插瓶过程中掉屑或输液过程中插瓶针脱落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
1.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的安全易穿刺大塑针,包括:金属针头(1)、带把手的塑针体(2)、空气阀(3)、输液管(4),其特征是:金属针头(1)从带把手的塑针体(3)中间穿过和输液管(4)连接,在连接处设有空气阀(3),在金属针头(1)处于塑针体(3)的中心位置,距金属针头(1)针尖下端1厘米处,带把手的塑针体(2)形成一个带锥度的斜坡,把手供输液护士插瓶时使用;所述的金属针头由不锈钢制成;所述的带把手塑针体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为原料制成;所述的空气阀由阀盖和止液膜组成,阀盖在外,止液膜安装在阀盖内,止液膜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2.病人输液前,护士配药完成后将带有安全易穿刺大塑针的一次性输液器插入药瓶拿到病人身边,此时开启空气阀2的阀盖,空气进入至止液膜,因止液膜具有只能通过空气而不能通过药液的功能,空气通过止液膜,进入塑针内部经金属针头1向上流动进入药瓶的药液中,在药液的上层形成空气,药液也顺着上述通道向下流动至止液膜时,因止液膜不能通过液体,药液只能顺着输液管4继续流动而进入人体。
当然,本发明还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在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背景下所做的任何技术、原理和工艺的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一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一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7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肺部高效给氧喷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腔输液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