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核燃料贮存运输的中子吸收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56964.7 | 申请日: | 2014-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7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先;李宇力;王保东;陈洪胜;陈焕明;张鹏;赵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中通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21F1/02 | 分类号: | G21F1/02;G21F3/00;B22F3/16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核燃料 贮存 运输 中子 吸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核燃料贮存运输的中子吸收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铝合金粉、碳化硼粉、胶体石墨、石墨纸、丙酮、细砂,其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毫米为计量单位
制备方法如下:
(1)加热,除气处理铝合金粉、碳化硼粉
①将铝合金粉置于不锈钢容器内,然后置于电加热炉中,加热温度300℃,进行加热除气,时间60min;
②将碳化硼粉置于不锈钢容器内,然后置于电加热炉中,加热温度400℃,进行加热除气,时间90min;
(2)配料混粉
将加热除气处理的铝合金粉20100g±10g、碳化硼粉9900g±10g加入混料箱中,铝合金粉:碳化硼粉=67:33,搅拌混合,成混合粉;
(3)冷压制坯料
冷压制坯是在压力机上进行的,是在开合式不锈钢模具中完成的;
在模具底部装入垫块,将石墨纸贴在模具内壁及垫块上;
将混合粉装入开合式模具型腔内,将石墨纸盖住混合粉,并由上压块压住;
将装有混合粉的开合式模具装入压力机上进行施压,施压压强40MPa,施压时间10min,施压后成坯料;
(4)真空热压制坯
真空热压制坯是在真空热压炉内进行的,是在加热、真空、施压状态下完成的;
①将装有坯料的开合式模具移入真空热压炉内的工作台上,并密闭;
②开启真空泵,抽取炉内空气,使炉内压强恒定在0.01Pa;
③开启真空热压炉加热器,开始加热,加热温度500℃±5℃,恒温保温30min;
继续加热至600℃±5℃,恒温保温30min;
④开启真空热压炉的压力电机,对模具内的坯料施压,施压时间25min;
⑤停止加热,停止施压,当真空热压炉温度降至200℃时,向炉内充气,使炉内压强回复到1个大气压;
⑥打开真空热压炉,取出开合式模具;
⑦开模,打开开合式模具,取出坯料,并把坯料埋入细砂中,自然冷却至25℃;
(5)热挤压成型板材
板材的热挤压成型是在热挤压机上进行的,是在加热、异形导流槽模具内成型的;
①制备异形导流槽模具
异形导流槽模具用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制作,成型凹模的模口部设置异形导流槽,模具由挤压凸模、引伸凹模、异形导流凹模,导出凹模组成;
②将异形导流槽模具置于热挤压机上,把坯料置于引伸凹模内,将挤压凸模对准坯料,引入引伸凹模内;
③开启热挤压机加热器,加热模具及坯料,加热温度580℃±5℃,恒温保温时间60min;
④开启挤压机,将挤压凸模引入引伸凹模、异形导流凹模、导出凹模内,挤压压强100MPa,挤压后成矩形板材;
⑤挤压后自然冷却至25℃;
(6)辊轧机轧制
中子吸收板的轧制是在辊轧机上进行的,是在加热、施压过程中完成的;
①退火处理,将矩形板材置于退火炉内,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450℃,退火时间120min;
②开启辊轧机的上、下轧辊加热器,加热温度250℃,并恒定;
③调整好上、下轧辊的间距,确定轧制量;
④开启上、下轧辊的转动机构,上轧辊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转动,下轧辊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转动,轧制方向为由左向右轧制,上、下轧辊的转动速度为20r/min;
⑤按矩形板材的变形量,进行三道次轧制,轧制后为中子吸收板;
(7)中温回火处理、消除内应力
将轧制后的中子吸收板置于回火炉内,进行中温回火,回火温度450℃,回火时间120min,回火后随炉自然冷却至25℃;
(8)整理校平
将回火后的中子吸收板置于钢质平板上、由机械修整板材周边,并校平;
(9)表面喷丸处理
将整理校平的中子吸收板置于喷丸机内的平面工作台上,用陶瓷珠进行表面喷丸处理,陶瓷珠直径8mm;
中子吸收板的喷丸处理,正、反面分别进行,单面喷丸时间10min,喷丸后为终产物:核防护中子吸收板;
(10)清理、清洁
将喷丸处理的核防护中子吸收板用丙酮清洗、清洁,使表面洁净;
(11)检测、分析表征
对制备的核防护中子吸收板的形貌、色泽、化学物理性能、力学性能、核防护性能进行检测、分析、表征;
用扫描电镜进行显微组织分析;
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
结论:核防护中子吸收板为银白色矩形板状,表面有喷丸痕迹,金相组织致密性好,碳化硼在铝基体内分布均匀,结合紧密,洛氏硬度达50HRB,抗拉强度强度达280MPa,屈服强度达240MPa,断后增长率为2%,冲击韧性达15J/cm2,密度达2.636g·cm-3,致密度为99.9%,局部密度差≤0.01%,中子吸收率为90%,是十分理想的核防护中子吸收板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山西中通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太原理工大学;山西中通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69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钨钢电镀钴方法
- 下一篇:流体旋转机械的叶轮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