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角螺的工厂化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6492.5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4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彭瑞冰;蒋霞敏;阮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角螺 工厂 育苗 方法 | ||
1.管角螺的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3月下旬~4月上旬,在浙江沿海采集健壮、肥满、螺壳高不低于12cm、体重不小于150g的亲螺,所述亲螺中雌螺与雄螺的比例为1:2~3,将亲螺放入直径为70~80 cm的圆形网袋中,所述圆形网袋的孔径为1~2cm,所述圆形网袋中亲螺的总重量为14~16 kg,扎紧袋口,将圆形网袋放入高50~60 cm的塑料筐,在水质优良,盐度24~33、水温15~20℃,风浪较少的浙江沿海海湾中,用2~4 m的绳子将塑料筐吊在伐架上暂养待产,自然繁殖得到卵荚;
(2)5月中旬~6月上旬,用薄刀片逐一轻轻地将刚产出1~2d的卵荚刮下,放入直径60 cm、高20 cm的塑料筛筐中,每个塑料筛筐放置卵荚40~50个,将塑料筛筐浮于水深1~1.5 m的孵化池中,在水质清澈,无污染,水温18~30 ℃,盐度为20~30,pH 7.8~8.1,连续充气条件下孵化30~60 d;
(3)孵化时,隔3~7 d更换全部海水一次,隔2~3d清理坏死的卵囊,前20 d孵化时,孵化池遮阳,接着2~3 d孵化池阳光直射孵化,然后孵化池再遮阳孵化;
(4)孵化30 d后开始孵化出稚螺,将隔天的稚螺移入池底与池壁长满底栖硅藻的培育池中培育,培育池水深0.8~1 m,水温为18~32 ℃,盐度为15~30, pH 7.8~8.1,连续充气,1~13日龄稚螺时培育密度为5000~7000个/m2 ,14~20日龄稚螺时培育密度为3000~4000个/m2 , 21~30日龄稚螺,培育密度为1000~2000个/m2;
(5)培育第三天起每天投喂带壳缢蛏肉,每天带壳缢蛏肉投饵量为稚螺总重量的20~40%,分早晚各一次投喂,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100%,换水时清除残渣污垢,螺壳高小于1 cm前,隔10 d翻池一次,螺壳高1 cm以后,隔7~8 d翻池一次,每天巡池3~4次,用扫帚将爬离水面的稚螺刷入水中,螺壳高1.0~1.5cm就可出苗。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角螺的工厂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水温为21~30 ℃,盐度为25~27;步骤(4)水温为22~28 ℃,盐度为2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64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果蝇生物模型的构建和筛选
- 下一篇:一种流苏石斛种子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