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簧疲劳拉伸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56215.4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6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海;杨富春;孙化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昌隆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3/38;G01N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58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疲劳 拉伸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簧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疲劳拉伸测试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弹簧被广泛的应用于机械设备中,由于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导致弹簧材质容易因反复形变产生疲劳效应,进而失去原有的弹性,甚至发生断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弹簧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可实现对弹簧进行疲劳拉伸测试的弹簧疲劳拉伸测试装置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弹簧疲劳拉伸测试装置,其中,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端用以固定待测试弹簧的一端,以及一活动端用以可活动的固定所述待测试弹簧的另一端;
拉伸装置,用以连接所述活动端,并以一预定频率沿所述固定支架方向往复牵拉所述活动端。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活动端包括:
直线导轨;
弹簧固定座,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直线导轨上,用以连接所述待测试弹簧的一端。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拉伸装置包括:
拉杆,所述拉杆一端连接可枢转的连接于一连杆固定座上,另一端可枢转的连接所述弹簧固定座上,所述拉杆上沿所述拉杆长度方向开设有一两端封闭的导向槽;
电机;
转轴,一端偏心的连接于所述电机上,另一端伸入所述导向槽内。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拉杆与所述拉杆固定座之间设置有滚珠轴承。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电机为变速电机。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预定频率为0.5赫兹。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弹簧疲劳拉伸测试方法,其中,应用于上述弹簧疲劳拉伸测试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待测试弹簧往复拉伸至预定长度第一预定次数;
步骤2,检测待测试弹簧弹力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弹力值,如果否则判断所述待测试弹簧不合格,并退出;
步骤3,将待测试弹簧往复拉伸至预定长度第二预定次数;
步骤4,检测待测试弹簧弹力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弹力值,如果否则判断所述待测试弹簧不合格,并退出;
步骤5,将待测试弹簧往复拉伸至预定长度第三预定次数;
步骤6,检测待测试弹簧弹力是否满足第三预设弹力值,如果否则判断所述待测试弹簧不合格,并退出,如果是则判断所述待测试弹簧合格。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步骤1、步骤3以及步骤5中将待测试弹簧往复由1180mm拉伸至1730mm。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预定次数为200万次,所述第一预设弹力值为28.5N±2N; 和/或
所述第二预定次数为50万次,所述第二预设弹力值为47.5N±2N;和/或
所述第三预定次数为50万次,所述第三预设弹力值为68N±4N。
通过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1、可实现自动对弹簧进行疲劳拉伸测试,节省了人力;
2、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弹簧疲劳拉伸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弹簧疲劳拉伸测试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与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无冲突的前提下,下文中提到的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簧疲劳拉伸测试装置,其中,包括:
固定支架1,固定支1架包括固定端11用以固定待测试弹簧0的一端,以及一活动端12用以可活动的固定待测试弹簧10的另一端;
拉伸装置2,用以连接活动端12,并以一预定频率沿固定支架1方向往复牵拉活动端。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支架1的固定端11固定待测试弹簧0的一端,活动端12固定待测试弹簧0的另一端,并通过拉伸装置2牵拉活动端12实现对待测试弹簧0的往复拉伸,从而实现对待测试弹簧0的疲劳拉伸测试。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活动端12可包括:
直线导轨121;
弹簧固定座122,可活动的连接于直线导轨121上,用以连接待测试弹簧0的一端。
直线导轨121沿固定支架1长度方向设置,弹簧固定座122沿直线导轨121方向被往复牵拉,可保证待测试弹簧0被拉伸时不会倾斜,从而便于控制待测试弹簧0的拉伸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昌隆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昌隆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62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玻璃的强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刚度阻尼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