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冷却型磁流变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6026.7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9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肖平;高洪;时培成;李名舒;陈勇;娄洁;马超;王勇;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4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流变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冷却型磁流变阻尼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悬架分为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主动悬架;其中,半主动悬架的阻尼器阻尼力可调、主动悬架的作动力可调可以极大地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因而成为未来汽车悬架的发展方向;但无论是半主动悬架还是主动悬架,其冷却问题都是降低悬架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同时,半主动悬架消耗能量很少,阻尼调节方便,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然而,其性能不如主动悬架,因为,阻尼器只能被动地产生阻尼力,而不能主动地产生作动力,因此其对汽车振动的调节效果不如主动悬架;主动悬架具有力作动器可以主动地产生作动力对悬架的振动特性进行优化,然而,作动器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车载能量,因此,难以在汽车上普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冷却型磁流变阻尼器,目的是避免温度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冷却型磁流变阻尼器,包括阻尼器本体,阻尼器本体包括内部中空的缸筒、设在缸筒内的第一活塞、插入缸筒中与第一活塞连接的活塞杆和设在第一活塞上的励磁线圈,所述磁流变阻尼器还包括与所述阻尼器本体连接的冷却装置。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水泵、冷却管道和用于驱动水泵运转的驱动机构,水泵、冷却管道和所述阻尼器本体依次连接并构成闭合且内部有冷却水循环流动的冷却回路。
所述冷却管道为螺旋形。
所述驱动机构为设在所述水泵的输入轴上且在风力作用下能够带动输入轴转动的叶轮。
所述第一活塞内设有第一水道、第二水道和第三水道,第一水道两端开口,第二水道和第三水道分别与第一水道的一端开口连通,第二水道和第三水道朝向所述活塞杆内延伸并在活塞杆的外表面形成两个分别与所述水泵和冷却管道连接的开口。
所述第一水道为螺旋形,第一水道的上端开口与所述第二水道连通,第一水道的下端开口与所述第三水道连通。
所述缸筒的侧壁内部设有与缸筒的内腔体连通的外腔体,缸筒的内壁面上设有与内腔体和外腔体连通的第一过液孔和第二过液孔,第一过液孔和第二过液孔位于所述第一活塞的两侧。
所述缸筒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过液孔开闭的第一控制阀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过液孔开闭的第二控制阀。
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插入所述缸筒的侧壁中第一内套管、穿设在第一内套管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过液孔开闭的第一阀芯、套设在第一阀芯上的第一弹簧和可通电并对第一阀芯施加吸引力的第一线圈;所述第二控制阀包括插入所述缸筒的侧壁中第二内套管、穿设在第二内套管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过液孔开闭的第二阀芯、套设在第二阀芯上的第二弹簧和可通电并对第二阀芯施加吸引力的第二线圈。
所述缸筒的内腔体中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塞相邻的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与缸筒的内底壁之间设有可通电的第三弹簧,第三弹簧连接有电源线。
本发明的自冷却型磁流变阻尼器,通过设置与阻尼器本体连接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可以对阻尼器本体进行冷却降温,避免其温度过高而导致影响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自冷却型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阻尼器本体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是第一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通电圆形弹簧线圈磁场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水泵;2、冷却管道;
3、阻尼器本体;
31、励磁线圈;32、内连接管;
33、第一活塞;331、定位槽;332、第一水道;333、第二水道;334、第三水道;
34、活塞杆;341、第一线槽;
35、第一控制阀;351、第一外套管;352、第一内套管;353、第一阀芯;354、第一弹簧;355、第一螺钉;356、第一线圈;
36、第二控制阀;361、第二外套管;362、第二内套管;363、第二阀芯;364、第二弹簧;365、第二螺钉;366、第二线圈;
37、缸筒;371、上腔室;372、下腔室;373、第一过液孔;374、第二过液孔;375、第二线槽;376、外腔体;
38、第二活塞;381、第三过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6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圆锥齿轮机构
- 下一篇:纯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