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元硼化物陶瓷/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55813.X | 申请日: | 2014-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1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戈;吴钱林;胡肇炜;尹莉;吴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瑾瑜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 硼化物 陶瓷 表面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三元硼化物陶瓷/铁基表面复合材料(或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产实际中,材料的失效通常是从表面开始的,许多性能的要求也是针对表面而言的,因此,只需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强化,即可达到所需性能的要求。钢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材料,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对铁基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表面技术便是提高钢铁性能最为有效的途径。
激光表面熔覆技术具有高加工速度与精度,被加工工件变形小,覆层与基体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组织致密等优点,因此,使得它成为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原位合成技术是指通过在金属表面涂上一层物质使之反应形成一种或几种涂层材料,并能与金属表面牢固结合形成保护层的一种技术。原位反应法制备金属陶瓷涂层克服了金属与陶瓷间不易润湿、难粘附的缺点,可以获得很高的界面结合强度,它省却了预先制备金属陶瓷材料的生产步骤,陶瓷增强相与基体合金的界面纯净,无吸附气体和氧化膜,二者相容性好,结合牢固;同时,该方法还具有工艺简 单、操作方便、费用低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元硼化物陶瓷/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三元硼化物陶瓷/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Mo、Ni、B、Cr粉为基本原料,以质量百分比计,Mo为35.6%,Ni为49.4%,B为5%,Cr为10%;其中,Mo与B的摩尔比为0.8;上述原料通过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粘结剂,无水乙醇为溶剂;将原料混合均匀后,预先涂置于铁基表面并待其静置干燥后,利用激光熔覆结合原位合成技术得到Mo-Ni-B系三元硼化物复合陶瓷涂层材料。
所述的铁基为Q235A。
Mo-Ni-B系三元硼化物复合陶瓷涂层是利用以下原位反应生成的:
2Mo+Ni+2B=Mo2NiB2
研究表明添加含Cr的合金元素后,所合成金属陶瓷耐蚀性能将更加优越。这是因为Cr置换出了Mo2NiB2中的Mo,并使电位方向移动,从而提高了Mo2NiB2合金的耐腐蚀能力。
在激光熔覆时,引入Ni有助于改善涂层与基体之间的润湿性。从Fe-Ni二元相图可知二者是无限互熔的合金系。在液相下,任意成分的Fe-Ni合金首先可以形成γ(Fe、Ni)固溶体。随着温度下降, 又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较宽的浓度区间内发生共晶反应,形成FeNi3金属间化合物。因此,在涂层合成过程中,由于高温熔体的作用,基体材料与熔体中引入的Ni通过互熔与扩散形成产物,从而促进相互润湿。此外,用Ni粉预打底还可以减少预置涂层开裂、提高激光熔覆的质量。
所述的粘结剂和无水乙醇的用量为常规用量,粘结剂用量较多时,可用无水乙醇溶解后回收。
因此,为改善陶瓷涂层与基体的润湿性,本发明选择在基体表面先涂覆一定厚度的Ni粉作为润湿层;厚度小于1mm。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激光反应熔覆制备Mo-Ni-B系三元硼化物时,当保持其它因素不变,激光功率为2500W时,可以获得宏观形貌与显微组织良好的熔覆涂层。
本发明建立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将激光功率固定在2500W后,只改变熔覆过程的扫描速度,如分别为1.5mm/s、2.0mm/s、2.5mm/s,同时对在不同的Mo-B摩尔数比下所制得的陶瓷涂层组织与形貌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熔覆涂层宏观形貌的观察,可知当激光功率为2500W,当Mo:B=0.8时,扫描速度为1.5mm/s或2.0mm/s时,可以获得表观质量较好的熔覆涂层。
本发明所制备的Mo2NiB2三元硼化物陶瓷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较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对于钢铁材料的表面改性效果极为显著,所采用的激光反应熔覆工艺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表面改性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试样Mo:B=0.8,扫描速度为1.5mm与2.0mm/s时的XRD图谱;
图2为试样Mo:B=0.8,激光扫描速度为1.5mm/s时,熔覆涂层的SEM图;
图3为Mo:B=0.8,激光熔覆扫描速度分别为1.5mm/s与2.0mm/s时的硬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58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