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碗机内胆的咬边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55525.4 | 申请日: | 2014-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9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胡忠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德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9/02 | 分类号: | B21D3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乐卫国 |
| 地址: | 321302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洗碗机 内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碗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洗碗机内胆的咬边工艺。
背景技术
参见图1,目前洗碗机内胆200的生产工艺中,对于洗碗机内胆200的顶板210和中板220的固定连接通常采用焊接或利用咬边机进行常规咬边的工艺,目前主要的缺陷是固定连接的效果不好,并且还要配置专门的咬边机专机生产,会导致一次性投入成本高。
所以着眼于提高顶板和中板的固定连接效果以及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碗机内胆的咬边工艺,其可以解决目前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碗机内胆的咬边工艺,所述咬边工艺用以将所述洗碗机内胆的顶板和中板进行咬合,包括以下步骤:
1.1、准备所述顶板,所述顶板的咬合边包括位于内侧的与所述顶板主体连接的竖直向下的顶板基面、位于外侧的垂直设置的第一直角折弯面、位于中间的连接所述顶板基面和第一直角折弯面的水平设置的第二直角折弯面;
准备所述中板,所述中板的咬合边包括竖直设置的中板基面以及与所述中板基面连接的向外直角折弯的第三直角折弯面;
1.2、用压料器将所述顶板的第二直角折弯面压住,用一具有倾斜坡面的第一镶块在水平方向上利用所述倾斜坡面挤压所述第一直角折弯面,将所述第一直角折弯面与水平方向的90度夹角挤压减小为第一夹角;
1.3、将所述中板的第三直角折弯面套入所述顶板第一直角折弯面的第一夹角中,并使所述中板基面与所述顶板基面保持竖直对齐,用一下模镶块向上顶住所述顶板第一直角折弯面,并用一第二镶块向下压制所述顶板第二直角折弯面,致使所述顶板第一直角折弯面和第二直角折弯面将所述中板第三直角折弯面夹住;
1.4、用压料器压住所述中板基面与所述顶板基面,并用一具有倾斜坡面的第三镶块在水平方向上利用所述倾斜坡面挤压所述顶板第一直角折弯面和第二直角折弯面夹住所述中板第三直角折弯面的部分,致使该部分向所述中板基面上贴近。
作为一实施例,所述步骤1.4中,所述第三镶块在水平方向上利用所述倾斜坡面挤压所述顶板第一直角折弯面和第二直角折弯面夹住所述中板第三直角折弯面的部分,致使该部分向所述中板基面上贴近,使该部分与水平方向呈60度至80度角范围。
作为一实施例,执行完毕所述步骤1.4后,还执行以下步骤:保持所述压料器位置不变,使用一第四镶块在水平方向上对贴近所述中板基面的所述顶板第一直角折弯面和第二直角折弯面夹住所述中板第三直角折弯面的部分进行压平,以使该部分紧贴所述中板基面。
作为一实施例,所述步骤1.2中,所述的第一夹角的角度为30度到45度范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先对顶板和中板的咬合边的形状进行了独特设计,然后将中板和顶板进行套接,再利用压料机和成型镶块对套接后的顶板和中板进行一系列程序的压制,实现顶板边缘和中板边缘的紧密咬合。采用本发明,不但可以实现效果良好的咬合效果,而且生产厂家只需要在几台常规的油压机就可以完成咬合工作,不需要仅为咬边工作而额外增加咬边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洗碗机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顶板咬合处在咬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中板咬合处在咬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顶板套在中板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步骤102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步骤103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步骤104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步骤105的示意图。
其中,咬边工艺100,洗碗机内胆200,顶板210,顶板基面211,第一直角折弯面212,第二直角折弯面213,中板220,中板基面221,第三直角折弯面222,压料器230,第一镶块240,第一夹角M,下模镶块250,第二镶块260,第三镶块270,第四镶块2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碗机内胆200的咬边工艺100,所述咬边工艺100用以将所述洗碗机内胆200的顶板210和中板220进行咬合(参见图1),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德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德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5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