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桐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55370.4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1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覃仁安;贾绍娥;覃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仁安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C05G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刘明芳 |
地址: | 416000 湖南省湘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桐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桐籽30-70份,桐壳5-20份,桐叶3-20份,桐饼6-18份,桐油4-10份,山土灰7-15份,腐植酸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桐肥,其可进一步包括按重量计尿素磷酸铵3-10份,硫酸钾镁肥3-10份,复合微肥2-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桐肥,其特征在于,它所用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桐籽40-60份,桐壳10-15份,桐叶5-10份,桐饼10-18份,桐油5-8份,山土灰8-12份,腐植酸1-3份,尿素磷酸铵3-6份,硫酸钾镁肥3-6份,复合微肥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桐肥,其特征在于,它所用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桐籽30份,桐壳20份,桐叶10份,桐饼18份,桐油6份,山土灰15份,腐植酸1份,尿素磷酸铵5份,硫酸钾镁肥5份,复合微肥3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桐肥,其特征在于,它所用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桐籽50份,桐壳15份,桐叶7份,桐饼13份,桐油5份,山土灰7份,腐植酸3份,尿素磷酸铵5份,硫酸钾镁肥5份,复合微肥3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桐肥,其特征在于,它所用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桐籽70份,桐壳5份,桐叶3份,桐饼6份,桐油4份,山土灰10份,腐植酸2份,尿素磷酸铵5份,硫酸钾镁肥5份,复合微肥3份。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桐肥,其特征在于,复合微肥含有选自硼、锌、锰、铜、铁、钼、钴中的两种以上,微量元素总和为15wt%以上。
8.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桐肥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粉碎:将桐籽、桐壳、桐叶、桐饼、山土灰分别粉碎成细粉,例如20-120目细粉,分装于各料仓中备用;
(2)焙炒:按照组份配比将桐籽粉、桐饼粉混合均匀,用炒锅焙炒,不断翻拨,均衡受热,半熟即可,或用烘干机烘焙,当进风口温度达到100-120℃时开始加料,烘干;
(3)蒸煮:将步骤(2)所得物料按物料:温水=10:2-3的比例加温水拌合,放置10~72小时,优选约24小时,再放入锅中,加水(优选加水至超出料面0.5-2厘米)煮25分钟以上,优选30~60分钟,或将物料放入夹层锅内,在沸腾下蒸5分钟以上,优选20~40分钟;
(4)发酵:将步骤(3)所得物料按照组份配比与桐壳粉、桐叶粉、山土灰粉、腐植酸粉混合均匀,放入发酵池或发酵缸发酵7天以上,优选7-9天,温度控制在30-50℃下进行;
(5)造粒:将发酵的物料放入挤压型造粒机中制成直径1-10mm的颗粒,烘干;
(6)包膜:将所用桐油加热到71℃以上,例如71~120℃,优选75~90℃,使其熔解熟化,待油温降至45~53℃,优选约48℃时,进行保温,防止熟油变型痴化,然后将其喷洒到步骤(5)所得颗粒上,搅拌,再置于通风处干燥结膜,形成包衣;
(7)分装:在不含尿素磷酸铵、硫酸钾镁肥、复合微肥的情况下,将步骤(6)所得颗粒料装入防潮内衬肥料袋,即为有机桐肥;在含有尿素磷酸铵、硫酸钾镁肥、复合微肥的情况下,将步骤(6)所得的颗粒料同尿素磷酸铵、硫酸钾镁肥、复合微肥掺混均匀,即为复合桐肥,装入防潮内衬肥料袋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仁安,未经覃仁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53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香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肥料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