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4969.6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5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钱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3/10 | 分类号: | F26B13/10;F26B25/00;F26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尤指一种对布料进行处理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业界所习知的布料烘干机,一般都有几节烘箱,当布料水洗之后,需要进入布料烘干机之前,都需要先对机器进行调试,同时,对待烘干的布料进行整理,比如操作前要在电脑上设定好统一的速度、温度、气流、时间与克重,其中,克重还是关键,每一节烘箱都有自动称重,不同的品种吸水率、回潮率都不相同,因此就需要在将待烘干的布料放入烘干机之前,检索所进布料的品种统一。
此外,操作时,也必须两个人配合默契,一人管住进布口进布速度要求均匀,不能时快时慢,而另一个人则要巡视各设备运转情况,注意各窗口情况,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处理,比如注意多节烘箱的来回翻倒循环、吸风、鼓风设备运转等,发现快慢都需要及时调整。
同样,各烘箱的温度也需要掌控,不然容易导致待烘干布料由于温度过高而烧毁,或者是由于某一烘箱的温度过高,而另一烘箱的温度过低,使得温度过低的烘箱不能达到烘干布料的效果,同时,高低的分配不均,也会影响布料烘干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好的烘干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的布料烘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烘干装置,其包括一工作台面;至少二电子称,两个所述电子称分别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两侧;至少二传动装置,对应两个所述电子称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两侧上方;一引导元件,位于两个所述传动装置之间,且对应位于所述电子称上方,所述引导元件具有至少一通孔;一烘干机,位于所述引导元件一侧,且对应所述通孔设有一烘干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元件包括一导入段和一导出段,以及连接所述导入段和所述导出段的一水平段。所述烘干机位于所述水平段下方,所述通孔贯设于所述水平段并对应所述烘干区域。所述通孔选择地贯设于所述导入段、所述导出段和所述水平段。所述通孔的数量具有多个,于所述导入段、所述导出段和所述水平段均设置有,对应地,所述烘干区域的数量对应所述通孔分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机进一步具有一开关区域,所述开关区域设于所述烘干区域一侧。所述烘干区域的数量具有两个,两个所述烘干区域分别位于所述开关区域的两侧,所述通孔对应所述烘干区域设有数量两个。
进一步地,用以对一待烘干件进行工作,所述待烘干件部分位于两个所述电子称,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引导元件内。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电子称上方均具有一收容器,所述引导元件具有一入口和一出口,两个所述收容器分别对应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且对应两个所述传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具有二传送带和二转动辊,一传送带配合一转动辊为一组,另一传送带配合另一转动辊为另一组,两组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引导元件的左右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两个所述电子称分别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两侧,具有通孔的所述引导元件位于两个所述传动装置之间,且对应位于所述电子称上方,烘干机位于所述引导元件一侧,且烘干区域对应所述通孔,待烘干件即布料通过两个传动装置,进入其中一电子称,接着通过引导元件,在所述通孔处,所述布料被烘干区域烘干。
由于搭配电子称的精确度,每个电子称上面设定数值,比如当一边的电子称上有5KG布料时,则通过烘干机内的风机气流将布料运至另一边的电子称上,这样来回走,两侧的传动装置会以一个很慢的速度转动,保证布料的补充并送入下一个环节中,但是当电子称上面的布料超过5KG时,传动装置则会停止转动,从而保证烘干机可以对现有布料进行烘干,而不会造成堆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烘干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烘干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工作台面1 电子称2a/2b 收容器3a/3b
传送带4a/4b 转动辊5a/5b 引导元件6
导入段61 水平段62 导出段63
通孔64 烘干机7 开关区域71
烘干区域7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钱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钱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4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铁用自行式焊轨车
- 下一篇:一种防水透湿服装用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