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化稀酸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54586.9 | 申请日: | 2014-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1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金政辉;江流;万治平;唐德强;吴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17/90 | 分类号: | C01B17/9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2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废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稀酸工艺。
背景技术
硫酸生产中,三废问题一直困扰整个行业,随着近几年的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固体废渣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净化系统酸洗流程中产生的稀硫酸在全国硫酸行业成为难题,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且净化系统稀硫酸中因含有一定量的砷和氟,故处理费用较高,且将会再次产生废渣,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从焙烧工段电除尘器来的含尘≤0.20 g/N·m3含有SO2、SO3的炉气送入动力波,动力波逆喷管内设有三只喷头,喷淋稀酸,炉气和洗涤酸逆流接触,经过酸洗降温除尘绝热蒸发冷却至66℃以下,然后进入冷却塔,冷却塔为填料塔,设有稀酸冷却循环回路,循环酸由冷却塔循环酸泵加压,经过板式换热器冷却后再送至塔内分酸器进行洗涤,进一步将炉气温度降至40℃以下,依次进入一、二级电除雾器除去酸雾,使出口炉气酸雾含量低于0.005g/N·m3,净化后的气体送至干吸工段的干燥塔。
一级电除雾器和二级电除雾器除去的酸雾汇聚到冷却塔,冷却塔淋洒酸出冷却塔后,由循环泵经板式换热器后进入洗涤塔内循环使用,电除雾除去的酸雾和炉气冷却冷凝出来多余的稀硫酸反串入动力波底部的稀酸循环槽。
出动力波循环泵喷淋酸经过CN过滤器沉降矿尘,清液(10%的稀硫酸)一部分回到动力波底部的稀酸循环槽,另一部分浓度约为10%的稀硫酸经脱吸塔脱除SO2后,用稀酸输送泵送至磷复肥使用,脱吸的SO2气体接入炉气主管道系统。
由于磷复肥对稀硫酸要求比较高,含有的有害杂质很难达到磷复肥的要求,国内很多厂只能送到污水处理站处理,如果是单纯的硫酸厂将花比较大的费用处理,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净化稀酸工艺,其不仅降低了处理成本,减少了污染,并且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硫酸的生产产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净化稀酸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净化工段建设一个300立方米的稀酸沉降池,将动力波排污和CN过滤器排污汇集到该池内作初级沉降,上部清液打入动力波底部循环槽;
(2)将10%左右的循环稀硫酸经过CN过滤器滤去其中的矿尘;
(3)将步骤(2)去除矿尘后的滤液经脱吸除去其中SO2后用泵送至干吸工段,与成品酸冷器出口成品酸共同进入混酸器并经冷却降温后进入成品酸地下槽;
(4)最后用泵将成品酸打入成品酸罐区待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所述稀酸沉降池和排污的管线采用全封闭负压抽吸到炉气主管道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将酸浓提升至10%左右后再通过稀酸泵送至成品地下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所述混合后成品酸浓度为97.2%—98.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稀硫酸引入成品地下槽,不仅降低了处理成本,减少了污染,并且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硫酸的生产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净化稀酸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净化工段建设一个300立方米的稀酸沉降池,将动力波排污和CN过滤器排污汇集到该池内作初级沉降,上部清液打入动力波底部循环槽;
(2)将10%左右的循环稀硫酸经过CN过滤器滤去其中的矿尘;
(3)将步骤(2)去除矿尘后的滤液经脱吸除去其中SO2后用泵送至干吸工段,与成品酸冷器出口的成品酸共同进入混酸器并经冷却降温后浓度为97.2%—98.3%进入成品酸地下槽,同时稀酸沉降池和排污的管线采用全封闭负压抽吸到炉气主管道系统;
(4)最后用泵将成品酸打入成品酸罐区待用。
实施例
下面是我们公司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分析比较得出的结果非常接近。
年平均气压:756mmHg,年平均温度:32℃,入炉矿含硫(均值):43%,含水:5%
生产过程中技术指标:烧出率:99.35%,净化收率99%,转化率99.25%,吸收率99.95%
总采酸率为:99.35%×99%×99.25%×99.95%=97.5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45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