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性去污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52494.7 | 申请日: | 2014-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8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谢刚;梁颖;谢永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刚 |
| 主分类号: | C11D7/60 | 分类号: | C11D7/60;C11D7/4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 地址: | 526040 广东省肇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性 去污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洗涤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选用由多种植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的去污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生产的大部分去污粉产品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工业用小苏打),介面活性剂,并加了少量白泥起吸附作用。为增加摩擦力,部分去污粉产品添加有摩擦剂(细沙/二氧化硅),物品清洁过后看起来很干净,但实际上会使物体表面产生细微划痕。部分去污粉产品添加有氯、漂白剂、磷酸盐、草酸和少量碱等有害化学添加物以增加去污力,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尤其是这些化学物质具有不易分解的特性,一经长时间的累积,再加上食物链的作用,将对人体及环境造成更大的伤害。
综合上述分析表明,目前市场上生产的大部分去污粉产品存在两大方面的弊端,一是在具有去污功效的同时也会对清洁物品造成一定表面物理性损伤。二是部分去污粉产品添加含有对人体及环境造成伤害的有害化学添加物,不适宜作为常用去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去污粉产品易产生划痕和对人体及环境产生危害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由多种植物合制而成的复合性去污粉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由如下技术方案组成的。
一种植物性去污粉,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比:
55%—72%的A,其中A为稻谷壳或毛竹或稻草杆中的一种的焚化物
3%—15%的B,其中B为布惊焚化物
4%—26%的C,其中C为木薯粉、番薯粉或葛粉中的一种
16%—38%的D,其中D为玉米粉。
进一步地,所述稻谷壳或毛竹或稻草杆中的一种的焚化物为稻谷壳、毛竹稻草杆中任意一种为原料,干燥粉碎后,完全燃烧获得。
进一步地,所述的植物布惊焚化物为植物布惊全株和叶片干燥粉碎后,普通条件下完全燃烧获得。
7.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植物性去污粉的优选原料及配比为:A:稻谷壳焚化物63.53%;B:布惊焚化物11.47%;C:木薯粉8.31%;D:玉米粉16.69%。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植物性去污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稻谷壳、毛竹、稻草杆中任意的一种材料干燥粉碎后,普通条件下完全燃烧至粉末状,获得焚化物A备用;
2)将布惊干燥粉碎后,普通条件下完全燃烧粉末状,获得布惊焚化物B备用;
3)按上述的重量比例范围配取焚化物A、布惊焚化物B、材料C、玉米粉D进行搅拌,充分混合。
进一步地该植物性去污粉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获得混合物过筛,去除粗大颗粒,密封包装,获得成品。该步骤对产品的颗粒大小进行控制,可以防止产品中混入不溶于水的颗粒,在使用过程中对被清洁物品表面产生伤害。
本发明的植物性去污粉主要采用稻谷壳或毛竹或稻草杆、布惊、木薯粉、番薯粉或葛粉和玉米粉的生物降解清洁天然成分作为主要成分,利用组合物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达到去污作用。其中,稻谷壳焚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硅酸钠和活性炭,硅酸钠,能溶于水,遇酸分解,其无水物为无定型的玻璃状物质,无嗅无味,有碱性。起分解作用;活性炭,它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是一种极优良的吸附剂,每克活性炭的吸附面积更相当于八个网球埸之多,有一种强烈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作用,而其吸附作用籍由物理性吸附力和化学性吸附力将某些有机化合物吸附而达到去除污渍的效果,并具有脱色作用。布惊,又名牡荆Vitex negundo L,属马鞭草科,是多年生落叶性灌木型植物。平原、丘陵、山地均有生长。布惊焚化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次中含量最多的是钾元素,一般含钾6—12%,其中90%以上是水溶性,以碳酸盐形式存在;其次是磷,一般含1.5—3%;还含有钙、镁、硅、硫和铁、锰、铜、锌、硼、钼等微量营养元素。木薯粉主要成分为淀粉,选取的木薯粉具有特殊粘性由于原淀粉中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比率高达80:20,因此具有很高的尖峰粘度。这一特点适合于清除吸附在物体表面的杂质,起去污作用。玉米粉中大量的粗蛋白质,含有碱性蛋白酶,起分解去除蛋白类污渍之作用以及微量元素硒,能加速氧化物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刚;,未经谢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2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状洗洁精配方
- 下一篇:可溶性天然植物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