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疾病快速检测与信息采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51855.6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9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贾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明宏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疾病 快速 检测 信息 采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疾病快速检测与信息采集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前期疾病快速检测以及疾病信息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预防和遏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并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死亡率,早期诊断是关键。因此,研究开发灵敏、特异、高效的诊断产品及数据库体系是医疗诊断、新药研发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早起疾病检测主要为传统临床检测,方法多为采样化验与扫描仪器的联用,这种方法需要数据分析人员具有较高的医学判断技能与职业经验,判定实验结果周期较长。另一方面,化验操作取样量大,需要浓度高,会对病患者造成心理与身体的负担;且对病灶区只能起到间接监测的作用,误差较大。
肿瘤等疾病的不同发展时期,蛋白标志物的种类、数量、结构和性质往往不同,因此对这些蛋白标志物的监测和分析成为判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依据。而监测样本大多来自于生物体内,样本量少且珍贵、成分复杂、含量低,因而更依赖于高灵敏、特异性的微分离分析技术,以达到纯化、检测和早期诊断的目的。为此,疾病标志蛋白组高效纳米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对疾病早期诊断和新药研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疾病数据统计文件主要包括计量资料、等级资料和分类资料三类人工录入方式,存在输入量大、整理繁琐等瑕疵。而且,为了防止统计误差,汇总疾病数据需要大量取样,需要较多人力资源与取样场所。速检测产品检测终端具有体积小、可扩展性强、使用组合灵活的特点。对于检测数据可以实时存储、分析,并通过互联网(3G、wifi)等方式将数据发送至指定服务器。在微处理器的支持下还能够将部分医院中心工作站中运行的人体生理参数异常检测与分析算法移植至终端中,使终端在通信网络受阻时仍能及时给出各生理参数的异常信息及警报。免疫层析技术与通讯终端联用的技术,目前未有报道。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试样采集方法,不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中,但依然需要强调的是,取样过程必须符合《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19489-2004生物安全通用要求》、《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CD-10WHO国际疾病分类编码》、《CNALAC23-2003医学实验室认可准则》、《人类疾病固定组织的收集整理保存技术规程》、《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法》、《赫尔辛基宣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疾病快速检测与信息采集的方法,具体提供了一种以免疫层析试纸检测响应设备联用移动通讯终端的疾病信息采集方法。
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1)利用一种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试样的层析与检测;(2)利用一种检测设备,将所述试纸条的检测现象可视化、数据化,并形成储存文件;(3)利用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传输,从所述检测设备中获得储存文件,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传输,将所述储存文件上传至指定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明宏,未经贾明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18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