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模造用碳化硅陶瓷模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51803.9 | 申请日: | 2014-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1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松;戴碧清;肖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旭通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深圳康佳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 地址: | 52368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模造用 碳化硅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杂汽车部件双色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成型定模、第一成型动模及第二成型动模;所述第一成型动模及第二成型动模分别与第一色物料管及第二色物料管相对应;于成型定模的腔体内设置发热间隔片,该发热间隔片由成型定模的外侧插入其腔体内,且移动式设置,当发热间隔片抽离时,所述成型定模的腔体成为贯通的单腔,当发热间隔片推进时,所述成型定模的腔体被隔分为与第一成型动模及第二成型动模相对应的双腔;
2)成型定模与第一成型动模及第二成型动模相合模,推进发热间隔片,使成型定模的腔体被隔分为与第一成型动模及第二成型动模相对应的双腔;第一色物料管及第二色物料管同时将第一色物料及第二色物料注入型腔内;
3)抽离发热间隔片,使成型定模的腔体成为贯通的单腔,与此同时,腔内的第一色物料及第二色物料相融合,形成复杂汽车部件双色注塑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汽车部件双色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发热间隔片抽离后,第一色物料管及第二色物料管同时定量补注第一色物料及第二色物料,使之填补发热间隔片抽离后形成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汽车部件双色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其还包括如下步骤:调节发热间隔片的温度至第一色物料的注塑温度与第二色物料的注塑温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汽车部件双色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发热间隔片为双层发热结构,其包括与第一成型动模相对应的第一发热层,及与第二成型动模相对应的第二发热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杂汽车部件双色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其还包括如下步骤:调节发热间隔片的第一发热层至第一色物料的注塑温度,调节发热间隔片的第二发热层至第二色物料的注塑温度。
6.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方法的复杂汽车部件双色注塑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成型定模、第一成型动模及第二成型动模;所述第一成型动模及第二成型动模分别与第一色物料管及第二色物料管相对应;所述成型定模的腔体内设有发热间隔片,该发热间隔片由成型定模的外侧插入其腔体内,且移动式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杂汽车部件双色注塑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间隔片为金属构件,其内部设有电热发热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杂汽车部件双色注塑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间隔片为双层发热结构,其包括与第一成型动模相对应的第一发热层,及与第二成型动模相对应的第二发热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杂汽车部件双色注塑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间隔片的第一发热层及第二发热层之间设有隔热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杂汽车部件双色注塑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间隔片与伸缩机构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旭通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深圳康佳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旭通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深圳康佳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18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