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湖泊污染物机动拦截与导流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1104.4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5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文;关保华;胡耀辉;李宽意;陈非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15/08 | 分类号: | E02B15/08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湖泊 污染物 机动 拦截 导流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湖泊污染物机动拦截与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围隔,所述固定围隔设置在需要保护水源岸边的水中,固定围隔或者固定围隔与岸边之间围成有缺口的污染物汇集处理区;
机动围隔,所述机动围隔连接在所述污染物汇集处理区的缺口一侧,导流需要保护水源上的污染物进入所述污染物汇集处理区,在常态下,所述机动围隔折叠存放于水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污染物机动拦截与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围隔包括第一不透水布,第一不透水布的上端连接第一浮体,下端连接第一配重,所述固定围隔固定在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锚桩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污染物机动拦截与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围隔包括第二不透水布,第二不透水布的上端有第一牵引绳连接于第二浮体上,下端连接第二配重,机动围隔通过第二牵引绳连接在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锚桩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湖泊污染物机动拦截与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透水布上设有若干加强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湖泊污染物机动拦截与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体为中空的橡胶柱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湖泊污染物机动拦截与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围隔为一个整体,固定在若干个第一固定锚桩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湖泊污染物机动拦截与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浮体为浮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湖泊污染物机动拦截与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围隔包括相互断开的若干段,每一段均通过所述第二牵引绳连接在一个第二固定锚桩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污染物机动拦截与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围隔与机动围隔的超越水面的高度相同。
10.一种湖泊污染物机动拦截与导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需要保护的水源区外围,设置若干第一固定锚桩和若干第二固定锚桩;
(2)制作固定围隔:将固定围隔固定在第一固定锚桩上,固定围隔的上端超越水面,下
端连接水底;
(3)制作机动围隔:将机动围隔用第二牵引绳连接在第二固定锚桩上,每个第二固定锚桩之间的机动围隔断开,相互重叠10cm,机动围隔平时折叠存放于水底,机动围隔通过第一牵引绳连接位于水面的第二浮体;
(4)应急时,根据污染物来源方向和浓度,通过第一牵引绳将若干段的机动围隔拉至水面,阻挡污染物进入水质保护区,并导流污染物进入污染物汇集处理区;
(5)在污染物汇集处理区,收集并转移污染物至其它地方进行处理,降低水源地保护区水质威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11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