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点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50569.8 | 申请日: | 2014-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0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华;张仁淙;骆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54 | 分类号: | H01L33/54;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彭辉剑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封装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鉴于量子点特殊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例如用发出蓝光波长的发光二极管刺激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可导致产生三色白光,量子点在光致发光器件、固体照明、显示器、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量子点荧光体的粒径小,相对于量子点荧光体的体积,其比表面积较大,因此,许多量子点荧光体的化学稳定性低,特别是III-V、II-VI半导体量子点等,在氧及水存在的状态下使用,会引起发光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将量子点应用于上述领域,关键的步骤是将量子点器件化,其中量子点薄膜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现有的量子点薄膜的制备,一般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静电自组装的技术,将量子点组装至超薄膜中;另一种方法是将量子点直接分散到聚合物中,然后通过喷涂、旋转涂膜等方法制备量子点薄膜,通过改变涂抹量子点的参数可较为精确的控制薄膜的厚度。然,上述两种方法均采用低透水的高分子薄膜对量子点进行封装,而这种使用高分子薄膜对量子点进行封装的技术仍存在边缘水和/或氧气渗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量子点封装结构,其能有效避免边缘水和/或氧气的渗入。
另,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量子点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
一种量子点封装结构,其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夹设于该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量子点层,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均为透光玻璃,该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相接触的周缘密封结合使量子点层被封装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
一种量子点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透光玻璃作为第一基板;
在该第一基板的一表面形成一量子点层;
取另一片透光玻璃作为第二基板,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互接触的周缘密封结合于一起,使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形成一封闭空间,量子点层被封装于该封闭空间内。
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使用超薄的透光玻璃作为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并将该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边缘密封结合使量子点层被封装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可有效的防止外部水和/或氧气渗入至量子点封装结构的内部,保证了量子点具有较好的发光效果。另外,超薄的透光玻璃的透光性较好,且结合处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周缘处,因此,该量子点封装结构不会影响量子点的发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量子点封装结构。
图2为图1中的第一基板涂布光阻层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光阻层曝光显影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第一基板蚀刻后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05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电振动片及压电振动器
- 下一篇:发光器件和发光器件封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