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铝合金基体上导电氧化的溶液配方和表面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49057.X | 申请日: | 2014-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4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刘劲松;王华;王秀平;汪宁;周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3C22/36 | 分类号: | C23C22/36;C23C22/7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夏恒霞 |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基体 导电 氧化 溶液 配方 表面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在铝合金基体上导电氧化的溶液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含量的各组分:氧化铬5-10g/L、磷酸40-60g/L、氟化钠3-5g/L;上述组分充分溶解于溶剂中制成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铝合金基体上导电氧化的溶液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铬、磷酸、氟化钠的纯度为分析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铝合金基体上导电氧化的溶液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
4.一种在铝合金基体上导电氧化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有机去油处理:将铝材放入温度为40-60℃的丙酮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
S2、化学去油处理:将在丙酮中浸泡处理后的铝材放入温度为40-60℃的化学去油溶液中,超声浸泡15-20分钟,其中,化学去油液的配比为:碳酸钠18-25g/L、磷酸钠18-25g/L、乳化剂3-5g/L;接着放入温度为60-80℃的热水中漂洗30s-60s,然后再用流动的去离子水漂洗30s-60s;
S3、碱洗:将铝材放入温度为40-60℃含量为1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0秒,在温度为60-80℃热水中漂洗20-30s,再用流动的去离子水漂洗20-30s;
S4、酸洗亮化:将铝材放入硝酸和水体积比为1:3的酸洗液中处理30s,再在流动的去离子水中进行清洗20-30s;
S5、着色处理:将铝材放入配制好的温度为15-30℃的导电氧化溶液中进行着色处理5-20min,然后再在流动的纯水中进行清洗,所述导电氧化溶液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铝合金基体上导电氧化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步骤S5中所用到的导电氧化溶液的步骤如下:
(1)、按照权利要求1的配方含量称取氧化铬、磷酸、氟化钠,往配液容器中注入1/3的去离子水,然后向容器中加入称取好的氧化铬,利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2)、将称取好的氟化钠放入干净的、容量合适的烧杯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利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备用;
(3)、将磷酸注入量筒中称量,并观察称取所需质量分数时磷酸的体积,备用;
(4)、将充分溶解的氟化钠溶液缓缓倒入配液容器中,并利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然后将磷酸溶液缓缓倒入配液容器中,并不停地搅拌,往配液容器中加去离子水至所需工作液位,完成导电氧化溶液的配制;
(5)、将导电氧化溶液水浴加热至25℃,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铝合金基体上导电氧化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乳化剂为OP-1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铝合金基体上导电氧化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步骤S5着色处理后,铝材表面的膜层厚度为1-4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90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预涂覆烃类裂解炉管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子显示标签供电及固定的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