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浊爽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48277.0 申请日: 2014-09-04
公开(公告)号: CN104173705A 公开(公告)日: 2014-12-03
发明(设计)人: 李宇航;郑丰杰;高誉姗;刘妙;苏惠萍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8966 分类号: A61K36/8966;A61P11/10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100029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化浊爽肺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浊爽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痰是一种其液粘稠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又可成为一种继发的致病因素。痰系秽浊之邪,常被称为痰浊。

中医理论认为痰是由于人体脏腑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痰的产生多与肺、脾、肾有关。如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痰浊滞于咽喉则局部发痒,引发咳嗽不止。痰阻气道(气管、支气管等)更会影响肺气的宣通肃降,而导致咳嗽、气喘、胸闷等症。所以说痰浊阻肺是肺系各证(相当于现代医学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产生和加重的重要因素。

肺为“华盖”,主一身之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动形式。肺之清爽,对于呼出浊气、布散气津等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关键作用。

化浊爽肺指祛除肺中痰浊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痰浊停留于肺,壅塞气道的痰浊阻肺证,临床以咳嗽、咯痰、喘息、胸闷、痰鸣等为主要表现,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哮喘、慢性咽炎等多种疾病。

痰浊“贮”于肺,不但影响气道通畅,而且常可成为病毒、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基地,成为炎证产生源头。尤其是近几年在全国众多大、中城市广泛出现的雾霾天气,业已成为一个单独的引发咳嗽、咯痰的原因。雾霾中微小颗粒上可以粘附致病微生物,会直接由口鼻吸入而进入肺部,气道中的痰浊未得尽除,再遇到外邪的促发,引起病毒、细菌的活跃,炎证的急性发作,导致肺系病证的复发。如相当于肺系“咳嗽”的急性支气管炎日久不愈,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因此,既往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雾霾天病情更容易复发或加重[梁德浩,王喆.150例雾霾天所致咳嗽的分析和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4(8):73-74]。

痰浊久伏于肺,还会伤及肺脏本身,导致肺的生理功能严重受损,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极,进一步会伤及心、肾,影响“肾主水”、“肾主纳气”和“心主血”、“心主神志”的功能,出现胸部胀闷,喘咳痰多,心悸,浮肿等症,这显示痰浊阻肺,日久不愈,已进一步转化为“肺胀”,相当于现代医学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其他肺系各证也有类似转变的规律,所以,痰浊阻肺是各种肺系证(也即各种呼吸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快速有效消除肺中痰浊之邪,是临床防治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于痰浊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多采用氯化氨、必消痰、羧甲半胱氨酸等治疗,其机理是通过减少支气管粘液分泌、降低的粘稠度或溶解粘痰,从而祛痰、排痰。但这些药物多刺激胃黏膜,常引起反射性的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感。

中医治疗痰浊阻肺常分寒、风、热、湿等类型辨证施治。目前市场上具有化痰排痰作用的中成药,以治疗痰热证为主、且多为糖浆或加糖颗粒剂,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这是因为肺为“娇藏”,过用苦寒或甜腻,可导致肺气失宣,气机不利,不但不利于痰液排出,还有苦寒中伤脾胃的之虞。

CN201210139937.8(公开号为CN102688427A)公开了一种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该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该中药以鱼腥草、板蓝根、贯众、草河车、防风、枇杷叶、黄芪、白术、当归、五味子、茯苓、清半夏、苦杏仁、川贝母、桔梗、冬花、橘红、北葶苈子和甘草为原料制成。

现有复方有鱼腥草、板蓝根等19味药物组成。方中鱼腥草、板蓝根、贯众、草河车均为苦寒清热之品,黄芪、白术、茯苓等为温补之品,贯众、苦杏仁均有小毒;此方对于临床常见的外感邪气所致的痰浊阻肺证并不特别适宜。

因此,需要提供一首无毒、费用低廉的,治疗痰浊阻肺证确有疗效的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痰浊阻肺疗效确切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制备该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化浊爽肺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中药组成:桔梗、生甘草、鱼腥草、橘红、当归和浙贝。

具体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桔梗5-15份、生甘草4-8份、鱼腥草20-40份、橘红5-15份、当归20-40份和浙贝10-20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桔梗10-15份、生甘草6-8份、鱼腥草30-40份、橘红5-15份、当归20-40份和浙贝10-20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桔梗10-15份、生甘草6-8份、鱼腥草30-40份、橘红10-15份、当归30-40份和浙贝15-2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8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