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47772.X | 申请日: | 2014-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5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曾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新战略知识产权文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9/014 | 分类号: | A61L9/014;A61L9/01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袁周珠 |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空气 净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剂的配方,具体涉及将一定浓度和体积的无机酸与一定质量的沸石混合均匀,干燥制得改性沸石;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钠与一定体积的过氧化氢进行反应后制得过碳酸钠;再与活性炭、二氯代苯混合后制得,属于化工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的质量是影响人体健康和思想情绪的重要因素。目前, 国内外采用的空气净化方法主要有空气抽滤法、遮盖法、氧化法等。采用抽滤法,需要大型机械设备,在居室、车厢、厕所等环境难以实施;遮盖法是以喷洒芳香物质掩盖异味,但不能消除异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氧化法是利用电解原理产生负氧离子对空气进行消毒净化,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价格较高。
空气净化剂是指利用自然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吸附、分解原理,经过现代科学技术处理,所形成的具有消除空气中有害气体、祛除各种异味功能的产品。
沸石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硅铝酸盐矿物,它为特殊的四面体结构,因而有较大的表面积和较高的离子交换和吸附能力, 使沸石在净化空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天然沸石表面硅氧结构具有极强的亲水性,且结构外部阳离子易水解,导致天然沸石吸附有机物的性能极差,并且硅铝结构本身带负电荷,故天然沸石难以去除空气中的阴离子污染物,因此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提高其对有机物和阴离子的吸附能力,能够使天然沸石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净化空气领域。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和极大内表面积的人工炭材料制品。它主要由碳元素(质量分数为87% ~ 97% )组成,同时也含有氢、氧、硫、氮等元素,以及一些无机矿物质。吸附作用是活性炭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它可以从气相或液相中吸附各种物质,且吸附能力很大:通常,其孔容积达0. 2 cm3 /g ~ 1. 0 cm3 /g、内表面积为400m2 /g ~1 000m2 /g。与树脂、硅胶、沸石等吸附剂相比,活性炭具有很多优越性:孔隙结构高度发达、比表面积大;炭表面上含有(或可以附加上)多种官能团;具有催化活性;性能稳定,能在不同温度和酸碱度下使用;可以再生。因此,活性炭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用于食品和医药的脱色与除味、防毒面具,发展到大规模应用于溶剂精制与回收、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防除原子能设施放出的放射性物质、空气净化、烟气脱硫、食品保鲜、医药制品、血液净化,近年来又在大容量电容器、天然气贮存等领域得到新的应用。
过碳酸钠( Sodium Percarbonate) ,又名固体双氧水,是碳酸钠与过氧化氢反应的产物,易溶于水,可以通过水中释放出活性氧而具有漂白和杀菌性能。其活性氧( AO) 含量最高可达15.3%,是较常用的氧系漂白剂,广泛用于洗涤、医药卫生等领域,可作为洗涤剂的漂白助剂,纺织行业的漂白剂、染整剂、干漂剂以及用于高级染料的均染剂,食品餐具消毒剂、口腔杀菌剂。
专利201010165052.6公开发明了一种由姜酮、姜醇姜、薄荷脑、薄荷酮、水芹烯、蒎烯、松油醇、柠檬醛、辛醛、壬醛、香叶醇、芳樟醇、葵醛多种香辛料提取物制成的空气净化剂,该发明原料成分复杂,制作工艺繁琐;本发明采用改性沸石、活性炭、过碳酸钠、二氯代苯,原料和工艺都很简便易得,经济效益较好。
本发明涉及的复合型室内空气净化剂,利用固体吸附剂、强氧化剂和芳香物质, 对室内空气进行综合净化处理,可以彻底消除异味,净化空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无机物和有机物均有较好的吸附能力,特别是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氨气和硫化氢,且成分来源广、价格低的室内空气净化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改性沸石 40-70份
活性炭 15-35份
过碳酸钠 2-8份
二氯代苯 5-10份;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改性沸石 40-50份
活性炭 15-20份
过碳酸钠 2-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新战略知识产权文化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新战略知识产权文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77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内香囊
- 下一篇:固态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