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氮安全呼吸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6316.3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5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吕植勇;鲁盈利;罗鹏举;刘昌伟;陶玮凡;陈振康;阮智邦;聂闯;骆圆圆;刘梦娴;何荣;张琴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C5/02 | 分类号: | F17C5/02;F17C13/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氮 安全 呼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阀,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氮安全呼吸阀。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呼吸阀,一般是当容器的压力过高时,通过阀门将容器的汽化的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或者通过呼吸阀在空中燃烧,该方法存在很大的隐患,直接排放的空中,可能污染空气,有些可燃气体在偶然因素下,可能导致火灾,有些采用燃烧的方法,部分消除了有毒气体污染,但是,在有些场所同样可能带来火灾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污染空气及燃烧带来的火灾危险等等的缺陷,提供一种液氮安全呼吸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液氮安全呼吸阀装置,包括第一液氮安全呼吸阀与第二液氮安全呼吸阀;所述第一液氮安全呼吸阀包括固定设置在储运罐外壁的第一液氮罐体,第一液氮罐体内设置有冷凝管,冷凝管一端设置有出口控制阀,冷凝管另外一端设置有进气控制阀,第一液氮罐体内盛有液氮,冷凝管浸泡在液氮内,所述的液氮罐体上部设置有第一安全阀;所述的第二液氮安全呼吸阀包括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储运罐外壁上的第二液氮罐体,第二液氮罐体通过隔板分为上层空间与下层空间,上层空间盛有液氮,隔板下部垂直固定的设置有冷凝肋板,下层空间设置有进气管路与回流管路,进气管路在下层空间内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喷头,进气管路另外一端先连接进气安全阀再与储运罐连接,回流管路先连接回流阀再与储运罐连接,第二液氮罐体上部设置有第二安全阀与压力表。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冷凝管由冷凝管外壁与冷凝管内壁组成,冷凝管外壁与冷凝管内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的冷凝管通过隔热层与储运罐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出口控制阀为活塞式液体泵。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回流阀为单向回流阀,或活塞式液体泵。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进气管路与回流管路外层设置有绝热材料。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液氮安全呼吸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液氮降低温度,将过压的气体液化,再将汽化的物质重新液化并返回到储运容器中,将无毒、不可燃的汽化液氮排放到空气中从而保障了储运的安全。
2、具有安全、无污染的呼吸阀,提高了安全性,防止火灾的功能;特别是在储运剧毒的低温液体,绝对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通过该装置,保障储运的液体不会污染空气。
3、在储运易燃易爆更危险品时,安装该安全呼吸阀可实现易燃易爆物资的零排放,降低了储运物资运输的危险等级,大大提高了储运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液氮安全呼吸阀装置中的第一液氮安全呼吸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冷凝管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液氮安全呼吸阀装置中的第二液氮安全呼吸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液氮安全呼吸阀装置,包括第一液氮安全呼吸阀与第二液氮安全呼吸阀;第一液氮安全呼吸阀包括固定设置在储运罐9外壁的第一液氮罐体4,第一液氮罐体4内设置有冷凝管3,冷凝管3一端设置有出口控制阀1,冷凝管3另外一端设置有进气控制阀8,第一液氮罐体4内盛有液氮2,冷凝管3浸泡在液氮2内,第一液氮罐体4上部设置有第一安全阀6;第二液氮安全呼吸阀包括通过支架16固定设置在储运罐17外壁上的第二液氮罐体13,第二液氮罐体13通过隔板24分为上层空间与下层空间,上层空间盛有液氮2,隔板24下部垂直固定的设置有冷凝肋板23,下层空间设置有进气管路19与回流管路20,进气管路19在下层空间内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喷头15,进气管路19另外一端先连接进气安全阀18再与储运罐17连接,回流管路20先连接回流阀21再与储运罐17连接,第二液氮罐体13上部设置有第二安全阀27与压力表12。
冷凝管3由冷凝管外壁301与冷凝管内壁303组成,冷凝管外壁301与冷凝管内壁303设置有隔热层302,冷凝管3通过隔热层302与储运罐9连接;第一出口控制阀1为活塞式液体泵;第二安全阀8的阈值为储运罐9各部件安全工作的最大耐压值。
回流阀21为单向回流阀,或活塞式液体泵;进气管路19与回流管路20外层设置有绝热材料;冷凝肋板23的最大长度应满足其末端的温度要小于等于储存物资闪蒸汽的温度。进气安全阀18的阈值为储运罐17各部件安全工作的最大耐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6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