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乙烯裂解炉烟气余热驱动的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6274.3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7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剑峰;董学强;公茂琼;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B27/02 | 分类号: | F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杨青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乙烯 裂解炉 烟气 余热 驱动 制冷 装置 | ||
1.一种利用乙烯裂解炉烟气余热驱动的制冷装置,其为采用乙烯裂解炉烟气的部分余热,尤其是200℃以下的低品位余热驱动的制冷装置;所述利用乙烯裂解炉烟气余热驱动的制冷装置包括:置于乙烯裂解炉(F)余热排出段的烟气余热换热器(S),依次连接于所述烟气余热换热器(S)高温出口的高温蒸汽换热器(HH)、中温蒸汽换热器(MH)和低温蒸汽换热器(LH),所述低温蒸汽换热器(LH)的低温出口通过管道,阀门及载热流体循环泵(PH)与所述烟气余热换热器(S)低温入口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收制冷机组(A)、载冷流体循环泵(PR)和后续用冷工艺段(R);
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A)的发生器置于乙烯裂解炉(F)的余热排出段;吸收式制冷机组(A)的蒸发器对外出口通过载冷流体循环泵(PR)连接后续用冷工艺段(R)的低温入口,后续用冷工艺段(R)的高温出口连接吸收式制冷机组(A)的蒸发器对外入口。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乙烯裂解炉烟气余热驱动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式制冷机组(A)由n个并列的产生不同温度冷量的分吸收式制冷机组(A1,A2,……An)组成;相应的,载冷流体循环泵(PR)分别由并列的n个载冷流体循环泵(PR1,PR2,……PRn)组成,后续用冷工艺段(R)分别由并列的n个后续用冷工艺段(R1,R2,……Rn)组成,所述n为1~50的正整数;其连接方式为:吸收式制冷机组(A)的每一个分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发生器分别置于乙烯裂解炉(F)的余热排出段,以直接吸收乙烯裂解炉(F)余热;每一个分吸收式制冷机组的蒸发器对外出口分别通过各自的载冷流体循环泵连接各自的后续用冷工艺段的低温入口;每一个后续用冷工艺段的高温出口分别连接各自的分吸收式制冷机组的蒸发器对外入口。
3.一种利用乙烯裂解炉烟气余热驱动的制冷装置,其为采用乙烯裂解炉烟气的部分余热,尤其是200℃以下的低品位余热驱动的制冷装置;所述利用乙烯裂解炉烟气余热驱动的制冷装置包括:置于乙烯裂解炉(F)余热排出段的烟气余热换热器(S),依次连接于所述烟气余热换热器(S)高温出口的高温蒸汽换热器(HH)和中温蒸汽换热器(MH),所述中温蒸汽换热器(MH)的低温出口通过管道,阀门及载热流体循环泵(PH)与所述烟气余热换热器(S)低温入口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收制冷机组(A)、载冷流体循环泵(PR)和后续用冷工艺段(R);
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A)的发生器置于所述中温蒸汽换热器(MH)出口;吸收式制冷机组(A)的蒸发器对外出口通过载冷流体循环泵(PR)连接后续用冷工艺段(R)的低温入口,后续用冷工艺段(R)的高温出口连接吸收式制冷机组(A)的蒸发器对外入口。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乙烯裂解炉烟气余热驱动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式制冷机组(A)由n个并列的产生不同温度冷量的分吸收式制冷机组(A1、A2,……An)组成;相应的,载冷流体循环泵(PR)分别由并列的n个载冷流体循环泵(PR1,PR2,……PRn)组成,后续用冷工艺段(R)分别由并列的n个后续用冷工艺段(R1,R2,……Rn)组成,所述n为1~50的正整数;其连接方式为:吸收式制冷机组(A)的每一个分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发生器依次连接于所述中温蒸汽换热器(MH)出口;每一个分吸收式制冷机组的蒸发器对外出口分别通过各自的载冷流体循环泵连接各自的后续用冷工艺段的低温入口;每一个后续用冷工艺段的高温出口分别连接各自的分吸收式制冷机组的蒸发器对外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62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换热器性能测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及其运行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