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克服荔枝嫁接不亲和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45883.7 | 申请日: | 2014-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1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友接;谢丽雪;熊月明;黄雄峰;胡菡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1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克服 荔枝 嫁接 亲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服荔枝嫁接不亲和的方法,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果树嫁接亲和性是指果树砧木和接穗在嫁接后能正常愈合、生长和开花结果的能力。嫁接亲和与否,受砧木、接穗的遗传特性、生理机能、生化反应及内部组织结构等的相似性和相互适应能力的影响,也与气候条件和病毒侵染有关。嫁接亲和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嫁接成活、嫁接体的长势、抗性和寿命以及产量和品质等。
荔枝是原产于我国南方的热带亚热带特色果树,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由于荔枝生产上存在品种老化、果实品质较差、成熟期集中、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荔枝市场价格处于低迷状态,因此,荔枝品种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大树高接换种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南岛无核荔枝是目前荔枝市场上很受欢迎的无核荔枝晚熟良种,其果实近圆形,单果重约33克,果皮红色带绿,果肉乳白色,软滑多汁,可溶性固形物14.5%,味清甜,无核,可食率87.5%,品质优,在厦门集美区,成熟期7月中下旬,经济效益高,市场价每斤15-20元,丰产性好,深受果农欢迎。
乌叶荔枝为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南亚热带沿海一带广泛种植的古老地方品种,栽培分布很广,其果实歪心形,单果重19.6克,果皮紫红色,较薄,果肉蜡白色,肉质软滑细致,果汁中等多,可溶性固形物17.5%,风味清甜,微香,可食率75.4%,品质上等,种子中等大,偶有焦核,成熟期6月中下旬,属中熟荔枝品种。该品种在市场占有量大,市场价每斤1.5-2.5元,经济效益低,目前该品种正逐步被市场淘汰。
在一个20年生的乌叶荔枝老果园(高压苗种植),需要将乌叶荔枝更换成荔枝良种“南岛无核”,但在荔枝生产上,大丁香荔枝与乌叶荔枝嫁接亲和,大丁香荔枝与南岛无核荔枝嫁接亲和,而南岛无核荔枝与乌叶荔枝存在嫁接不亲和现象,因此,为了使南岛无核荔枝能够顺利地嫁接到乌叶荔枝大树上,我们必须解决南岛无核荔枝与乌叶荔枝嫁接不亲和这一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荔枝嫁接不亲和的方法,使南岛无核荔枝能够顺利地嫁接到乌叶荔枝大树上,解决南岛无核荔枝与乌叶荔枝嫁接不亲和这一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将乌叶荔枝大树进行重剪,回缩到主枝,采用切接法,将南岛无核荔枝(穗)先嫁接到离体的大丁香荔枝(中间砧)短枝上,用塑料薄膜包扎固定,而后再将这段大丁香荔枝(中间砧)短枝嫁接到乌叶荔枝大树(砧木)的主枝上,用塑料薄膜包扎固定,两次嫁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这段大丁香荔枝短枝在南岛无核荔枝与乌叶荔枝之间起到了桥梁的连接作用。
所述的大丁香荔枝短枝粗度为0.7-1.0cm,长度5-6cm,留1-2个芽。
所述的南岛无核荔枝为南岛无核荔枝接穗。
这种组合为:[南岛无核荔枝(穗)+大丁香荔枝(中间砧)]+乌叶荔枝(砧)(如图1、图2),嫁接后接口能正常愈合,30多天后,南岛无核荔枝(穗)、大丁香荔枝(中间砧)都长出了新芽,抹去大丁香荔枝(中间砧)长出的新芽,其高接成活率为93.5 %,亲和枝率为100%,第2年南岛无核荔枝表现出良好的开花结果能力,一年长梢4次,枝梢生长发育正常,长势良好(如图3、图4)。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解决了荔枝砧穗嫁接不亲和的问题;2、嫁接果园的经济效益较快地得到显现;3、有助于节约荔枝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南岛无核+大丁香)+乌叶”荔枝砧穗组合采用切接法嫁接示意图。
图2“(南岛无核+大丁香)+乌叶”荔枝砧穗组合接口包扎示意图。
图3“(南岛无核+大丁香)+乌叶”荔枝砧穗组合嫁接情况。
图4“(南岛无核+大丁香)”+“乌叶”荔枝砧穗组合生长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不同砧穗组合进行高接换种的对照试验:A、大丁香荔枝(穗)+乌叶荔枝(砧);B、南岛无核荔枝(穗)+大丁香荔枝(砧);C、南岛无核荔枝(穗)+乌叶荔枝(砧);D、[南岛无核荔枝(穗)+大丁香荔枝(中间砧)]+乌叶荔枝(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5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花盆培育装置
- 下一篇:精密流量调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