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茜草科类型环肽制备方法及其用作为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5323.1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3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谭宁华;赵斌;赵思蒙;吉新彦;曾广智;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7/64 | 分类号: | C07K7/64;C07K1/36;C07K1/16;A61K38/1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马晓青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茜草 类型 环肽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作 hippo yap 信号 通路 抑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系列茜草科类型环肽用作为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剂,以其作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癌症治疗及预防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Hippo通路是近年来在果蝇体内发现的一条新的细胞信号通路,在器官大小调控、癌症发生、组织再生、以及干细胞的功能上发挥重要作用。Hippo通路高度保守,其核心由四个蛋白组成,在果蝇中为Hippo(Hpo),Salvador(Sav),Wts和Mats;哺乳动物中相应的为Mst1/2,Sav1,Lats1/2和Mob。其中Wts是第一个被发现的Hippo通路成员,在果蝇的遗传筛选实验中,发现wts基因突变可导致组织的过度生长。在四个核心成员的上游,存在诸多蛋白对其进行调节,果蝇中最初发现的有Ex,Mer,Kibra等,而更上游受到Fat等的调节。核心成员的下游,Hippo通路可负调节一个转录辅激活因子,果蝇中为Yki,哺乳动物中为YAP/TAZ。YAP(Yes-associated protein)蛋白是Hippo通路的开关蛋白,在该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Yki(YAP/TAZ)作为转录辅激活因子,在Hippo通路处于抑制状态时,可以入核与转录因子结合,激活下游基因的表达;而当Hippo通路处于激活状态时,Yki(YAP/TAZ)被Wts(Lats1/2)磷酸化,滞留于胞质中处于非活性状态并最终泛素化降解,从而抑制其活性。最初发现与Yki结合的转录因子是Scalloped(Sd),其后又发现Hth/Tsh,Mad等;哺乳动物中与YAP/TAZ结合的转录因子为TEADs(与Sd同源),Smad1/2/3等。
yap是一个原癌基因,YAP蛋白作为转录辅激活因子入核,激活下游基因表达后,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生长,抑制细胞的凋亡。其mRNA在许多肿瘤细胞内均高表达。此外有实验表明YAP过表达可引起上皮间充质转化,而后者常与肿瘤转移相关;另外,YAP过表达会使小鼠肝脏肿大并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
综上所述,Hippo-YAP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TEAD家族转录因子在调控基因表达上被确认为是YAP和TAZ的重要伙伴。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典型的YAP-TEAD直接调控的靶基因,它在YAP诱导的细胞增殖和非锚定依赖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干扰YAP-TEAD的相互作用可以消除YAP依赖的基因转录,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YAP诱导的细胞增殖、致癌基因转化和上皮向间质转化。解析YAP-TEAD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发现YAP的N端结构域包裹着TEAD的C端结构域形成的球状结构。特别是YAP从86到100位的残基肽段通过将侧链插入到TEAD形成的口袋里而在YAP-TEAD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残基位点可能成为对YAP-TEAD相互作用进行药理学干扰的很好的靶位点。在此基础上,Duojia Pan实验室发现小分子化合物verteporfin可以通过干扰YAP和TEAD的相互作用,进而抑制肝肿大和肿瘤发生。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很好的应用前景,也为进一步开发以Hippo-YAP通路作为靶位点的特异性小分子抗癌药物带来了希望。
现有技术中未见茜草科类型环肽作为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剂及用于治疗相关癌症的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5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