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热蒸汽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44789.X | 申请日: | 2014-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4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领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9/00 | 分类号: | F16L9/00;F16L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张翔 |
| 地址: | 2015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蒸汽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力管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蓄热蒸汽管道。
背景技术
输送工业蒸汽的集中供热管网,管道中流动的蒸汽量是不断地变化的,大多数用户白天用汽量大,夜间用汽量少,而一部分用户白天用汽,夜晚不用汽,这种规律使热网管中的蒸汽白天呈过热状态,夜晚成为饱和蒸汽。当蒸汽进入饱和状态以后,由于管道散热引起管中产生冷凝水,管中的冷凝水不为用户接受,冷凝水还对管网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传统的做法是让管中凝水通过疏水阀排到管外。以1.0MPa(绝对压力)水蒸汽为例,饱和蒸汽焓值等于2777.12kj/kg,饱和水的焓值等于762.68 kj/kg,20℃的水焓值为84.51 kj/kg(自然界)。热网中水蒸汽是将自然界中的冷水加热生成的,管网中排出的冷凝水焓比天然水焓值约高出680 kj/kg。热网疏水过程使生产蒸汽所用能量的四分之一随同流失了,高温热水排到管外,对环境构成热污染,发生环保成本,而且天然水加工成锅炉给水也需要可观的成本。
现有技术的热力管网,冷凝水排放造成热能损失,不但降低了热网的热效率,还对环境造成热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蓄热蒸汽管道,采用管内底部设置集水槽的蓄热结构,集水槽将蒸汽在流量较少时段产生的冷凝水积蓄起来,待管中蒸汽流量和温度上升时,高温蒸汽将收集的冷凝水加热汽化,汽化的蒸汽与新蒸汽混合流向用户,从而避免了冷凝水的排放,使得热力管网的热量损失大大减少,冷凝水的热能得到有效利用,不但避免了环境热污染,还提高了管网的热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蓄热蒸汽管道,其特点是蒸汽管段内设有两端呈斜坡状的槽形盖板;所述槽形盖板两端设有与管腔相切的圆弧,槽形盖板设置在管腔下部,其两端圆弧与蒸汽管段内壁相切,焊接成两侧设有间隙缝的集水槽。
所述集水槽与蒸汽管段为轴向平行设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冷凝水的热能被充分利用,有效减少管网的热损,结构简单,制作和安装方便,而且投资少,热能回收利用率高,是一种很有推广和应用价值的节能减排措施,大大降低热力管网的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图5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本发明由蒸汽管段1和集水槽4组成,所述蒸汽管段1内设有两端呈斜坡状的槽形盖板2。
参阅附图2~附图3,所述槽形盖板2两端设有与管腔相切的圆弧5,槽形盖板2设置在管腔下部,其两端圆弧5与蒸汽管段1内壁相切并焊接成两侧设有间隙缝6的集水槽4。所述集水槽4与蒸汽管段1为轴向平行设置。
参阅附图4~附图5,将本发明使用在热力管网上,管道中的蒸汽流量随昼夜转换发生周期性变化,当蒸汽流量降低时,管网中原来蒸汽呈过热状态的蒸汽管段1逐渐地转变成饱和状态,随着蒸汽流量继续减少,蒸汽状态分界点不断向汽源点推移,饱和的蒸汽管段1不断生成的冷凝水3流入集水槽4。当蒸汽管段1中流过的蒸汽重新变成较高温度的过热蒸汽时,蓄积在集水槽4内的冷凝水3被汽化,汽化的蒸汽与新蒸汽混合流向用户。槽形盖板2两端呈斜坡状,可防止高速流动的蒸汽直接冲击蒸汽管段1底部的冷凝水3,既减少蒸汽流动阻力,又可避免蒸汽将积水推动,在管中形成水柱,引发汽水冲击。
以上只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凡为本发明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47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防咬合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过滤截止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