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心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43949.9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6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毕松梅;孙哲;孙妍妍;杨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B9/00 | 分类号: | A41B9/00;A41B17/00;D03D15/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衣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心。
背景技术
咖啡纤维是将废弃的咖啡渣,通过煅烧处理,再运用纳米技术将其研磨成200左右纳米级的粉体,然后在后加工中加入纺丝液中纺成纱线。该纤维的优点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具有除臭环保、防紫外线等功效,最大的特点是使用的材料为废弃的咖啡渣。用咖啡纤维做成的服装,更加自然、环保,拥有较好的、除臭环保、负离子“呼吸”、抗紫外线和红外线等功效。
咖啡碳纤维的纵向表面附着有许多纳米级咖啡碳粉体颗粒,纤维的横截面具有明显的中腔结构,存在一定的空隙。这些结构赋予咖啡碳纤维较好的吸附效果,但同时使得啡碳纤维的回潮率有所增大,在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和折皱回复性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吸湿快干、除臭环保、防紫外线的背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背心,包括背心本体,背心本体是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含有咖啡纤维。
所述织物含有100%的咖啡纤维。
所述织物含有25%的咖啡纤维、35%的粘胶纤维、35%的莫代尔纤维和5%的竹纤维。
所述织物含有25%的咖啡纤维、35%的粘胶纤维、35%的莫代尔纤维和5%的棉纤维。
本发明背心还包括与所述背心本体连接的蕾丝衣片和与蕾丝衣片连接的肩带。
所述蕾丝衣片含有85%锦纶、9%氨纶和6%的竹纤维。
所述蕾丝衣片设有两个,且两个蕾丝衣片为相对设置。
所述肩带含有85%锦纶、9%氨纶和6%的竹纤维。
所述肩带设有两个,两个肩带的各端分别与一个所述蕾丝衣片连接。
本发明的背心,背心本体采用咖啡纤维制成,具有咖啡纤维带来的吸湿快干、抑菌除臭,抗紫外线、红外线的特性,同时由于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等的加入,提高背心本体的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悬垂性和折皱回复性等特性,因此本背心非常适合作为贴身内衣和夏季服装穿着,且符合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的概念。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背心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背心的后视图;
图中标记为:
1、背心本体;2、蕾丝衣片;3、肩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背心,包括背心本体、蕾丝衣片和肩带。背心本体为背心的主要部分,用于覆盖人体颈部以下至腰部以上的部分。本背心为套头式,背心本体的上下端具有开口,蕾丝衣片为由蕾丝面料制成的部分,蕾丝衣片设有两个,两个蕾丝衣片为相对设置,两个蕾丝衣片分别与背心本体的上端的前衣片和后衣片连接。蕾丝衣片的长度略小于背心本体的宽度,肩带也设有两个,两个肩带分别与蕾丝衣片的两端连接,且两个肩带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个蕾丝衣片连接。
本背心的背心本体是由织物制成,织物含有咖啡纤维。
实施例一
用于制成背心本体的织物含有100%的咖啡纤维,即该织物是由咖啡纤维制成的面料,具有吸湿快干、除臭环保、防紫外线等特性,是一种新型材质的面料,让废弃的咖啡渣得到合理的运用,且咖啡纤维的特性,带给消费者一种清爽舒适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环保回收再利用,不增加地球的负担,反而有一种节能减碳的参与感。
实施例二
用于制成背心本体的织物中含有25%的咖啡纤维、35%的粘胶纤维、35%的莫代尔纤维和5%的竹纤维,各比例为重量百分比。即该织物是由多种纤维构成的混纺织物,由于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等的加入,可以提高背心的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悬垂性和折皱回复性等特性。
实施例三
用于制成背心本体的织物中含有25%的咖啡纤维、35%的粘胶纤维、35%的莫代尔纤维和5%的棉纤维,各比例为重量百分比。即该织物是由多种纤维构成的混纺织物,由于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等的加入,可以提高背心的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悬垂性和折皱回复性等特性。
实施例四
用于制成蕾丝衣片的蕾丝面料含有85%锦纶、9%氨纶和6%的竹纤维,各比例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39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