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码调制方法、解调译码方法以及信息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43294.5 | 申请日: | 2014-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0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军;史毅俊;何大治;管云峰;尧勇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 调制 方法 解调 译码 以及 信息处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码调制方法、解调译码方法以及信息处理方法,对比特流进行编码调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比特流组中至少两个比特流分别进行编码、进行比特交织且以预定个数L比特合并、及时间交织,分别得到比特组元流;对所有比特组元流中各个比特组元依次分别进行拼接,从而顺次形成为比特组合流中各个比特组合;以及依据预定星座映射规则对比特组合流进行映射得到发射侧符号流;相应地,对接收侧符号流进行解映射,提取出与比特流相匹配的对数似然比,形成对数似然比组元流;以及基于预定时间交织规则、预定比特交织规则进行解交织,以及基于预定编码规则进行译码,恢复得到至少一个比特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信息编码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码调制方法、解调译码方法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编码调制、解调译码技术是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对编码调制、解调译码技术的改进能够显著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或有效降低接收门限。
许多广播系统,例如DVB-S2、DVB-T2、DTMB、及DVB-NGH等系统均会涉及编码调制、解调译码技术,例如,将较先进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码技术与星座映射与比特交织技术相结合使用,从而有效提高广播系统的传输性能。
随着业务运营的灵活性、经济性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通信系统支持:在一个频段内同时传输至少一个具有不同服务质量需求的业务。例如一个是针对固定接收的节目流和一个是针对移动接收的节目流,或者一个是针对室外接收的节目流和一个是针对室内接收的节目流。
为了支持这样混合模式的广播传输,通常情况下,发射端对不同的节目流进行不同模式的编码调制,并将不同的节目流分配到不同的时频资源上。相对应的,接收端可以从相应的时频资源上提取所发射的基带符号流,并通过解调译码恢复出各个节目流。然而,由于不同的节目流采用不同的编码调制模式,也会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或接收门限,那么,从理论分析可以得知,利用上述不同节目流映射到不同时频资源上的传输方法有时是无法达到最优的频谱利用率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有效降低接收门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调制方法,对比特流进行编码调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比特流组中至少两个比特流分别以预定编码规则进行编码、以预定比特交织规则进行比特交织且以预定个数L比特进行合并、及以预定时间交织规则进行时间交织,分别得到比特组元流;对所有比特组元流中各个比特组元依次分别进行拼接,从而顺次形成为比特组合流中各个比特组合;以及依据预定星座映射规则对比特组合流进行映射得到发射侧符号流。
可选的,对各个比特组元依次分别依照预定组合拼接规则进行拼接,所述预定组合拼接规则是在基于预定编码规则和预定星座映射规则,以及基于:比特流组中所包含的比特流的个数;各个比特流的频谱效率;以及各个比特流在预定信道下的接收门限来确定,由预定组合拼接规则确定出各个比特组元分别在比特组合中所占的作为预定个数L的比特个数、以及排列位置。
可选的,所述预定组合拼接规则包含:由预定星座映射规则确定出比特组合中的全部比特个数;在同一比特流组中不同比特流的接收门限下,分别计算出比特组合中各个比特之间的平均互信息值,以得出平均互信息对应关系;以及对照该平均互信息对应关系,结合各个比特流所需的频谱效率和预设码率,按照预定计算比较判断规则确定出预定个数L和排列位置。
可选的,所述预定计算比较判断规则包含:通过平均互信息对应关系,在比特组合中预选出若干个比特来分别匹配传输各个比特流;将该若干个比特对应于指定的比特流的平均互信息值进行计算以得到互信息和值;通过若干个比特的比特数量与各个比特流的预设码率计算得出各个比特流的实际容量;以及通过比较各个比特流的实际容量是否不大于互信息和值,来判断所预选出的若干个比特的预定个数L和排列位置是否满足各个比特流的传输处理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32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