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转位寻北技术的抗扰动快速寻北仪及其寻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43211.2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6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盛;白焕旭;任建国;孙寿才;张桃源;卫瑞;朱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C21/18 | 分类号: | G01C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左明坤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转位寻北 技术 扰动 快速 寻北仪 及其 北方 | ||
1.一种基于转位寻北技术的抗扰动快速寻北仪,包括底座(1)和转位装置(2),所述底座(1)与转位装置(2)的定子固定连接,所述转位装置(2)的定子的前后两端设有限位座,转位装置(2)的转子设有与限位座相配合的限位块,限位块和限位座用于将定位转子相对定子前后旋转18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轴IMU组件(21)、I/F板(4)和主控板(3),所述三轴IMU组件(21)固定在转位装置(2)的转子上,三轴IMU组件(21)是由三轴激光陀螺和三轴加速度计构成,所述三轴激光陀螺用于测量底座(1)的角速度,所述三轴加速度计用于测量底座(1)的加速度,三轴加速度计将电流信号传递给I/F板(4),所述I/F板(4)用于将三轴加速度计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成频率信号,I/F板(4)将频率信号传递给主控板(3),三轴激光陀螺将频率信号传递给主控板(3),所述主控板(3)采用了DSP+FPGA架构,主控板(3)用于完成寻北指令接收、转位寻北算法的计算、数据采集和外设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转位寻北技术的抗扰动快速寻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驱动板(5),所述驱动板(5)用于接收IMU组件的信号,驱动板(5)通过闭环PID控制算法生产PWM方波控制电机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转位寻北技术的抗扰动快速寻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长方体形状,转位装置(2)为圆柱体形状。
4.一种使用基于转位寻北技术的抗扰动快速寻北仪的寻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主控板(3)接收寻北指令;
B)、主控板(3)下达控制信号到转位装置(2),转位装置(2)控制IMU组件(21)在13秒内,即0~13秒时从0°转向180°位置,并在转动过程中全程采集IMU组件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数据;
C)、主控板(3)在13~88秒时采集180°位置的三轴IMU组件(21)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并计算出IMU组件(21)姿态角、线速度和位置;
D)、主控板(3)下达控制信号到转位装置(2),转位装置(2)控制IMU组件(21)在88~101秒时,从180°转向0°位置,并在转动过程中全程采集IMU组件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数据,并进行卡尔曼Kalman滤波计算;
E)、主控板(3)在101~176秒时采集0°位置的三轴IMU组件(21)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并计算出IMU组件(21)姿态角、线速度和位置,再进行卡尔曼Kalman滤波计算;
F)、主控板(3)将卡尔曼Kalman滤波计算的结果(即寻北结果)向外输出,完成寻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32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排污阀的电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低能耗热水量倍增的恒温电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