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固体催化剂的布洛芬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42023.8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9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波;袁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新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7/30 | 分类号: | C07C57/30;C07C51/00;B01J23/745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焓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襄樊***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固体 催化剂 布洛芬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物质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采用固体催化剂的布洛芬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布洛芬是一种消炎药,其消炎镇痛、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强16-32倍。国外大部分厂家采用的是BHC工艺路线,但技术难度极高,与我国已经工业化的工艺完全不同,如果采用此技术,原有的技术、设备需全部进行更换,投入的成本过高。
我国企业和大专院校的科研人员针对我国国情,开发出适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芳基1,2-转位重排法生产工艺,并且在生产中不断革新改造。但是1,2-转位重排法生产工艺仍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付克反应使用的三氯化铝用量大,摩尔比为1:1;反应中产生氯化氢气体,氯化氢用水吸收,产生废盐酸,且量大,处理困难;水解过程中也产生大量酸性废水,里面含有三氯化铝,处理困难。
因此,1,2-转位重排法的清洁生产工艺的关键是酰化反应时减少副产物,提高溶剂的回收率,缩酮时最大限度提高转化率,此外若能将酰化反应的催化剂三氯化铝改为固体酸,则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减少设备的腐蚀,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存在水解反应造成的大量废酸的产生,减少设备的腐蚀,提高生产的安全性,使现有工艺的“三废”排放得到极大的降低,实现清洁生产的采用固体催化剂的布洛芬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采用固体催化剂的布洛芬制备方法,步骤为有以异丁苯为原料,与2-氯丙酰氯的傅克酰化,与新戊二醇的催化缩酮化,然后催化重排、水解,其特征在于,在傅克酰化反应中,不采用溶剂而采用固体的含铁催化剂进行反应,得到绿色无污染的对异丁基苯乙酮和1-氯乙基-4-异丁基苯酮;其中所述的含铁催化剂为Fe2O3和负载铁的固体催化剂的混合物;其中负载铁的固体催化剂为Al2O3浸泡在含铁的酸性溶液中得到的混合物。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负载铁的固体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为:将Al2O3浸泡在0.02g/mL~0.2g/mL的含铁的酸性溶液12~18小时,浸泡后的Al2O3在80~150oC干燥,然后在300~600oC焙烧2~6小时,制得负载铁的固体催化剂。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傅克酰化反应中,反应温度为0~120oC。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傅克酰化反应中,优选反应温度为30~90oC。
本发明的原理在于:
该含铁固体催化剂不仅比三氯化铝廉价,而且不存在水解反应造成的大量废酸的产生;水解反应的消除将会较少设备的腐蚀,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此外,该催化剂也可循环多次使用。傅克酰化反应产生的氯化氢气体,通过反应工艺的合理设计和调节以及后处理,可以使现有工艺的“三废”排放得到极大的降低,实现清洁生产布洛芬。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不存在水解反应造成的大量废酸的产生,减少设备的腐蚀,提高生产的安全性,使现有工艺的“三废”排放得到极大的降低,能够实现清洁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采用固体催化剂的布洛芬制备方法,步骤为有以异丁苯1mol为原料,与2-氯丙酰氯1.2mol的傅克酰化,与新戊二醇的催化缩酮化,然后催化重排、水解。其中傅克酰化为在装有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和冷凝管的100ML三口圆底烧瓶加入的异丁基苯和含铁催化剂0.05mol,滴加酰氯,搅拌30min,然后加热反应4h,加热温度为70℃;等反应瓶温度降至室温,滤出含铁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得到绿色无污染的对异丁基苯乙酮和1-氯乙基-4-异丁基苯酮,先后用碳酸钠和饱和食盐水溶液洗一次。
其中所述的含铁催化剂为Fe2O3和负载铁的固体催化剂的混合物;其中负载铁的固体催化剂为Al2O3浸泡在含铁的酸性溶液中得到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新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襄阳新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2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