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覆材料固/液复合水平连铸成形设备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1401.0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8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峰;伍伟玉;谢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045 | 分类号: | B22D11/045;B22D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复合 水平 铸成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包覆材料固/液复合水平连铸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由芯材导引定位装置(2)、芯材保护装置(3)、坩埚(5)、加热器(6)、导流管(7)、反向凝固器(8)、水冷结晶器(9)、二次冷却装置(10)、牵引机构(11)、引锭杆(13)组成;芯材导引定位装置(2)、芯材保护装置(3)、反向凝固器(8)、水冷结晶器(9)、二次冷却装置(10)和牵引机构(11)沿引锭方向依次水平配置于同一轴线上;芯材导引定位装置(2)为从动件,安装在芯材保护装置(3)沿引锭方向的后端,起到精确对中定位和导引约束芯材(1)的作用,在牵引机构(11)的带动下,实现将芯材(1)连续输送穿过芯材保护装置(3)、反向凝固器(8)、水冷结晶器(9)以及二次冷却装置(10),芯材导引定位装置(2)的运动速度受到主动件牵引机构(11)的制约;芯材保护装置(3)对通过其内部的芯材(1)起到密封、防氧化和对中定位作用,对反向凝固器(8)中的包覆层金属熔体(4)进行侧封以避免溢出;坩埚(5)安装于导流管(7)的上方,用于盛装包覆层金属熔体(4);加热器(6)安装于坩埚(5)周围或者嵌入坩埚(5)壁中或者缠绕在坩埚(5)外表面,用于对坩埚(5)和包覆层金属熔体(4)进行加热与保温;导流管(7)安装于坩埚(5)的下方,其上端与坩埚(5)底部外表面连接,下端与反向凝固器(8)连接,坩埚(5)中的包覆层金属熔体(4)通过导流管(7)进入反向凝固器(8)及水冷结晶器(9)中;反向凝固器(8)紧贴芯材保护装置(3)出口,使包覆层金属熔体(4)在未预热芯材(1)表面发生强制反向凝固,实现包覆层金属熔体(4)在芯材(1)表面的薄层凝固;水冷结晶器(9)与反向凝固器(8)紧密相连,保证从反向凝固器(8)中进入水冷结晶器(9)的包覆层金属熔体(4)实现快速正向凝固;二次冷却装置(10)位于水冷结晶器(9)与牵引机构(11)之间,对包覆材料(12)实现进一步的冷却;牵引机构(11)安装在二次冷却装置(10)之后,用于实现对包覆材料(12)的连续拉出;引锭杆(13)头端与芯材(1)前部连接,放置于反向凝固器(8)中,引锭杆(13)头端的顶部紧贴芯材保护装置(3)出口,引锭杆(13)头端的侧面紧贴导流管(7)出口,在连铸开始前起到阻塞包覆层金属熔体(4)流入反向凝固器(8)中的作用,连铸刚开始时堵住水冷结晶器(9)的出口,使包覆层金属熔体(4)在反向凝固器(8)和水冷结晶器(9)内与芯材(1)复合,然后在牵引机构(11)的作用下不断拉出,实现包覆材料(12)的水平连铸成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材料固/液复合水平连铸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5)用中间包取代;在所述水冷结晶器(9)出口附近设置的所述二次冷却装置(10)的基础上再次实施冷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材料固/液复合水平连铸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保护装置(3)采用石墨、陶瓷或金属制作;所述加热器(6)采用外部热源或感应加热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材料固/液复合水平连铸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坩埚(5)下方安装二次导流管,其上端与所述坩埚(5)底部外表面连接,下端与所述水冷结晶器(9)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材料固/液复合水平连铸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坩埚(5)放置于空气或真空或氮气或惰性气体或还原性气体保护的环境中;整个连铸成形过程采用人工控制或计算机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14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坯凝固系统及凝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浇冒口用无掉砂卡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