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球定位前的一种运送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441355.4 | 申请日: | 2014-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1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马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翔 |
| 主分类号: | B65G11/00 | 分类号: | B65G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一种 运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阀球的自动化装配。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水暖阀门生产企业的阀门装配过程大多是手工组装完成。在其过程中,阀球的装配精度要求较高,需要非常熟练的工人才能达到所要求的装配质量,使得手工组装的方式不但效率低且劳动力成本高。
在国内水暖阀门企业纷纷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采用机械自动化生产替代原来的人工生产已是一种发展趋势。其中,阀球的装配过程采用机械自动化装配替代手工组装正是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方式。
要进行阀球自动化装配,首先必须对阀球精确定位,阀球能否精确定位也取决于阀球定位前的运送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阀球自动化装配过程中阀球的精确定位问题,本发明提供阀球定位前的一种运送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解决自动化装配阀球时阀球的定位问题,从而提高阀球装配的效率和质量。
本发明阀球定位前的一种运送方法通过一种阀球固定运行轨道来实现,所述阀球固定运行轨道由一根曲线导轨和一根曲线滑轨配合安装固定后形成。曲线导轨与曲线滑轨配合安装固定后能够形成等距配合的工作距离。曲线导轨用于限定阀球凹槽在所述阀球固定运行轨道中的位置,曲线滑轨用于限定阀球上沉孔与球体正交相贯所形成的相贯线所在平面在所述阀球固定运行轨道中的位置。
所述曲线导轨与曲线滑轨间工作距离指阀球在固定运行轨道间规律滑动所适距离,即阀球在轨道中自由滑动、无脱轨、无卡滞时曲线导轨与曲线滑轨间的宽度。
所述曲线导轨为光滑曲线型轨道或光滑曲线与其相切直线组合型轨道,其与曲线滑轨安装固定后能够形成等距配合。其宽度与阀球凹槽宽度呈间隙配合。其厚度不宜过薄,需能承受机器工作时震动对其造成的偏摆影响。过大的偏摆会影响其与曲线滑轨间工作距离,导致阀球可能难以顺利进入轨道或卡滞、脱轨等。
所述曲线滑轨同为光滑曲线型轨道或光滑曲线与其相切直线组合型轨道,其与曲线导轨安装固定后能够形成等距配合。其宽度与阀球直径相当。其厚度不宜过薄,需能承受运载阀球时阀球重力对其产生的弯曲变形量的影响和机器工作时震动对其造成的偏摆影响。过大的弯曲变形和偏摆都会影响其与曲线导轨间工作距离,导致阀球可能难以顺利进入轨道或卡滞、脱轨等。
曲线导轨上端与阀球振动盘导轨平滑相接,下端与阀球凹槽定位片的定位面平滑相接。阀球凹槽定位片的定位面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曲线滑轨上端与振动盘滑轨平滑相接,下端需以阀球被运送至阀球定位座为准。阀球沿着振动盘轨道进入,阀球凹槽嵌住曲线导轨,阀球上沉孔与球体正交相贯所形成的相贯线所在平面落于曲线滑轨上,阀球通过曲线导轨与曲线滑轨形成的固定运行轨道有规律地滑动至阀球定位座上,并使阀球凹槽保持与阀球凹槽定位片的定位面一样的倾斜角度,从而完成阀球的运送及定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阀球运送方案,可精确定位阀球,使自动化装配阀球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现本发明所运用的零件示意图。
图2是运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所要装配的产品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标记如下:1.阀球、2.曲线导轨、3.曲线滑轨、4.轨道座、5.阀球凹槽定位片、6.阀球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运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2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阀球1、曲线导轨2、曲线滑轨3、轨道座4、阀球凹槽定位片5、阀球定位座6;
所述阀球固定运行轨道由曲线导轨2和曲线滑轨3配合安装以螺钉固定在轨道座4上形成。
所述曲线导轨2和所述曲线滑轨3均为光滑圆弧和其相切直线组合型轨道。所述曲线导轨2和所述曲线滑轨3配合安装形成固定运行轨道后,它们的光滑圆弧部分轨道呈同心,它们的直线部分轨道与各自的圆弧部分轨道在同一弧度处相切,即所述曲线导轨2上的切点与所述曲线滑轨3上的切点弧度一致,使曲线导轨2与曲线滑轨3配合安装固定后能够形成等距配合的工作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翔,未经马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13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