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铝箔凹版印刷打皱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0850.3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1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金闯;禾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7/00 | 分类号: | B41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铝箔 凹版印刷 打皱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油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决由于采用凹版涂布的方法在铝箔表面印刷油墨而使铝箔打皱的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铝箔类复合材料因质量轻、密闭性好、包覆性好、环保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尤其是用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TV等中起到遮蔽和屏蔽作用,随着电子产品中外观统一性的要求,许多铝塑复合材料需要印刷以起到和结构件颜色一致的作用。而凹版印刷方法是常用的印刷方法之一。铝箔由于易脆,在铝箔卷取或展开时会形成皱折,其本质为张力不足以使箔面拉平。
目前,凹版印刷方法是通过驱动活动的凹版印刷胶辊向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版筒离开或闭合从而达到施压印刷的目的。在此情况下,正常停机或急停时,凹版印刷胶辊的缩回会引起承印物的张力变化从而影响印刷的效果,降低成品率。对于张力为20MPa的装置,铝面的板形不得大于30i,当大于30i时,必然起皱。由于轧制时铝箔往往承受比后续加工更大的张力,一些在轧制时仅仅表现为板形不良,包括轧辊磨削不正确,辊型不对,来料板形不良及调整板形不正确。
基于以上所述,如何消除铝箔在凹版印刷油墨时出现褶皱的现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铝箔凹版印刷打皱的工艺,该工艺通过在铝箔表面覆一层硅胶保护膜,该硅胶保护膜随铝箔在印刷油墨的过程中有效地调节了铝箔承受导辊的对铝箔各个区域的受力大小,避免铝箔表面出现打皱现象,而且硅胶保护膜与铝箔一起经过导辊印刷油墨后,硅胶保护膜与铝箔粘性上升在一定范围内,且在揭掉硅胶保护膜时铝箔不会出现打皱和撕裂现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铝箔凹版印刷打皱的工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PET薄膜1两面做电晕处理;
步骤二、在所述PET薄膜1两边的电晕面上涂覆聚氨酯复合胶,再在所述聚氨酯复合胶表面分别贴合铝箔2,3;
步骤三、在其中之一的所述铝箔2表面上贴合一层硅胶保护膜5;
步骤四、通过凹版印刷胶辊装置,在所述铝箔3另一个表面上印刷油墨4,再对油墨4干燥处理;
步骤五、揭掉所述硅胶保护膜5。
优选地是,所述的解决铝箔2,3凹版印刷打皱的工艺,其中,所述PET薄膜1的厚度为10~20μm。
优选地是,所述的解决铝箔凹版印刷打皱的工艺,其中,所述铝箔2,3的厚度为5~10μm。
优选地是,所述的解决铝箔凹版印刷打皱的工艺,其中,所述硅胶保护膜5的粘性为1~3gf。
优选地是,所述的解决铝箔凹版印刷打皱的工艺,其中,所述步骤四中对油墨5干燥处理的时间为1~5min。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解决铝箔凹版印刷打皱的工艺,其有益效果包括:1)通过在铝箔表面覆一层硅胶保护膜,该硅胶保护膜随铝箔在印刷油墨的过程中有效地调节了铝箔承受导辊的对铝箔各个区域的受力大小,避免铝箔表面出现打皱现象;2)硅胶保护膜与铝箔一起经过导辊印刷油墨后,硅胶保护膜与铝箔粘性上升在一定范围内,且在揭掉硅胶保护膜时铝箔不会出现打皱现象;3)该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宜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解决铝箔凹版印刷打皱的工艺制作的产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结合附图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铝箔凹版印刷打皱的工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厚度为10~20μm的PET薄膜1两面做电晕处理;
步骤二、在所述PET薄膜1两面的电晕面上涂覆聚氨酯复合胶,再在所述聚氨酯复合胶表面分别贴合厚度为5~10μm的铝箔2,3;
步骤三、在其中之一的所述铝箔2表面上贴合一层粘性为1~3gf的硅胶保护膜5;
步骤四、通过凹版印刷胶辊装置,在所述铝箔3另一个表面上印刷油墨4,再对油墨4干燥处理;
步骤五、揭掉所述硅胶保护膜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08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