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刮注塑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0512.X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4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陆春华;陆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卓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97/02;C08L83/10;C08K5/1515;C08K3/22;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耐刮功能的注塑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汽车零部件中出现许多非金属部件。其中作为非金属部件主导材料是塑胶类零件,其加工方便,安装方便,使用轻便,因此越来越得到汽车行业的青睐,使用塑胶类零件是其今后汽车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谓注塑成型(injection molding)是指将已加热熔融的材料喷射注入模具内,经冷却与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其具体过程是,将粒状或粉状塑料从注塑机的料斗送入加热的料筒内,经加热塑化成熔融状态,再施压而通过喷嘴注入闭合的模具型腔中,后经冷却硬化而保持模腔所赋予的形状,开模取出腔体后就完成了一个工作周期。
相对与金属模制中材料相对单一的技术背景,作为现代注塑成型工艺,其采用注塑材料确是千差万别,并且随着高分子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出各种性能的注塑材料。
通常汽车上塑胶类零部件会经常被划破,不仅影响汽车的整体美观,而且不易修复,通常靠更换零部件来维护,增大成本投入,如何开发一种具有耐刮功能的注塑材料,是当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刮注塑材料,该注塑材料制作的零部件均具有较好的耐刮性能,很好地维持了零部件的整体美观,而且降低了使用者由于零部件被划破经常更换的几率,从而降低了成本投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刮注塑材料,其中,所述耐刮注塑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高聚物聚丙烯 42%~50%;
木粉 25%~30%;
环氧油酸丁酯 4%~6%;
氧化镁 2%~5%;
松节油 3%~7%;
增韧剂 1%~3%;
耐刮剂 18%~22%。
优选地是,所述的耐刮注塑材料,其中,所述耐刮剂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数比计包括(以耐刮剂整体为参比):
多功能丙烯酸酯单体 45%~50%;
引发剂 0.05%~1%;
溶剂 45%~60%。
优选地是,所述的耐刮注塑材料,其中,所述多功能丙烯酸酯单体选用丙烯酸甲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烷氧化苯酚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1,3-丁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是,所述的耐刮注塑材料,其中,所述引发剂选用二苯甲酮、安息香双甲醚、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是,所述的耐刮注塑材料,其中,所述溶剂选用甲苯、丁酮、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是,所述的耐刮注塑材料,其中,所述增韧剂为20%聚碳酸酯和80%硅氧烷所组成的共聚物。
优选地是,所述的耐刮注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一、按照配比称取除耐刮剂之外的原料,在中速混合器中低速混合240s,再高速混合320s,确保物料混合均匀;
步骤二、将所述步骤一混合好的原料与耐刮剂掺混,高速混合540s;
步骤三、将所述步骤二混合好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内,在100~300℃融化,再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压,以高注塑压力注入模具内。
优选地是,所述的耐刮注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工艺条件: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140~260℃,二区温度240~260℃,三区温度240~260℃,四区温度240~260℃,五区温度240~260℃,六区温度240~260℃,七区温度240~260℃,八区温度240~260℃,模头温度260~280℃,混合料在螺杆中输送时间为1~2分钟。
优选地是,所述的耐刮注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高注塑压力为350~390Pa。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刮注塑材料,其有益效果包括:该注塑材料制作的零部件均具有较好的耐刮性能,很好地维持了零部件的整体美观,而且降低了使用者由于零部件被划破经常更换的几率,从而降低了成本投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一种耐刮注塑材料,其中,所述耐刮注塑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高聚物聚丙烯 42%~50%;
木粉 25%~30%;
环氧油酸丁酯 4%~6%;
氧化镁 2%~5%;
松节油 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卓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卓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0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色母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